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华亭市上关镇:“内外兼修”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23-05-29 15:44 来源:甘肃乡村振兴网 编辑:张慧雅

  通讯员 易婷婷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五月的上关,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街道宽阔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村道蜿蜒入户,青山、绿水、白墙、黛瓦……一幅“高颜值”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美丽乡村换新颜

  在半川村,村民李志刚和几位邻居正坐在树下拉家常。“以前住的是土坯房,村里也没有硬化公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能住上一砖到底的砖房,门前不仅通水泥路,还种上了花草树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些年村里大变样,李志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家里边院子硬化了,就连以前的旱厕都淘汰了,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新式家具一应俱全,一点也不比城里差。”翟兴元说道。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红黑榜、农户门前‘五包责任制’、美丽庭院评选等,村民主动参与,居家环境和卫生习惯有了很大转变。”半川村党支部书记房文君说道。

  近几年,上关镇实施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突出点、线、面相结合,确保点上环境漂漂亮亮、线上环境清清爽爽、面上环境干干净净,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村社的环境提升。

  文明新风入画来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团结友邻、互帮互助”类似这样的“村规民约”在小川村随处可见。村委根据实际情况,把村规民约张贴在村口、院墙等醒目位置,或制成“村规民约”文化墙,用其中蕴含的道德准则、纪律规矩和行为法则引导村民。

  “村规民约好,我们结合村社实际,老百姓聚在一起商议,定下这个规矩,大家都按照这个规矩执行,现在村里乱丢、乱倒垃圾的少了。”小川村大滩社村民杨大爷说。

  小川村村规民约内容涉及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激发了村民主动践行和积极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动力,掀起农村人居环境“亮颜行动”热潮,以点带面,绘出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美丽庭院增颜值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在上关村妇联主席张娜的家中,花园中的月季开的正艳,一株葡萄树顺着花架蜿蜒而上,变成了一个小凉亭,树下摆着茶几,几名妇女正在花架下品茶聊天,欢声笑语不时传来。“我们在镇妇联的号召下,将家里的庭院收拾干净,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庭院,同时作为妇联主席,我积极带动妇女群众参与进来,利用自身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微信群、‘村民板凳会’等宣传渠道,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张娜笑着说。

  庭院小美,撬动环境大美,美丽庭院的打造不但催生了“庭院经济”,更激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文化增素质

  在水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远远就能听见宛转悠扬、节奏欢快的旋律。村里老年人或蹲或坐,全神贯注欣赏一段段精彩节目。“现在,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农闲时来农家书屋看书‘充电’的人很多,经村两委班子共商共谋成立了戏曲自乐班、组建了广场舞队,村民们利用空闲时间编排经典戏曲曲目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舞蹈节目,每逢村里开展文艺活动时,自乐班和广场舞队都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得到村民们的纷纷称赞。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群众了解和传承传统技艺,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而且有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水联村党支部书记黎斌苏说道。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幸福感的需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强大力量。

  近年来,上关镇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要求,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打造特色为亮点、以服务群众为目的,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