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科技滋养黑木耳

23-04-21 09: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科技滋养黑木耳

  记者 王甜

  地栽、温室、手动操作是大众对黑木耳种植的传统印象,但在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自动化技术、智慧化管理、多元化发展……这里的黑木耳种植让人耳目一新,也让黑木耳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近日,走进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装袋、消毒、搬运,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道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映入眼帘。

  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由西峰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育种室、培养室、综合用房、附属用房及种植大棚。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完毕,菌种厂、30座温室棚体施工及配套设施建设已安装到位,一期工程日产10万袋,产值20万元。

  “传统方式种植黑木耳,可能一个车间需要30人进行装袋,现在只需要3个人;原来一台装袋机需要三个人操作,现在一个人能操作三台机器;原来一台机器每个小时能装200个棒,现在一台机器每小时能装1500-1800个棒……”谈起如今智能化操作带来的便利,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宇感慨万千。

  与传统大棚不同,基地大棚相当于一个“智慧管家”,依托自动装袋机、环境千级无尘室、十万级无菌室等自动化技术,实时“精确”把关,为黑木耳种植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长出的黑木耳品质更好、口感更佳。

  “木耳培养经过四十到四十五天左右,培养完以后出库进入到大棚,在大棚中进行吊袋、刺孔才能长出木耳,这个环节大概需要三十天。五月中旬左右,木耳可以采摘。”王振宇说。

  基地项目研发出了适宜于本地气候栽培的黑木耳菌种,使用适应西部地区的大棚种植水循环节水种植模式,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液体菌种发酵培养技术,使黑木耳菌种培养周期缩短15至20天,菌种生产采用苹果树修剪枝条、麦麸、豆粉等原材料,使林业、农业生产废弃料得到了合理利用,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这两天,前来订购的客商很多,昨天来自山西的客商订了300万袋菌种。”王振宇说,只要黑木耳品质好,销路根本不愁,目前,市场上基本供不应求。

  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的建设也带动周边村民纷纷进入企业当起了车间工人。目前,厂区用工和车间管理直接增加就业岗位50人以上,随着项目建设推进,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200座标准化黑木耳生产大棚,9月底完成建设任务并以自愿承包或买断的形式给有意愿种植黑木耳的农户或合作社进行种植,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黑木耳产量和品质达到统一标准后负责统一收购并进行加工销售。”王振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