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漳县四族镇:好药材连接致富路

23-09-04 16:3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漳县四族镇:好药材连接致富路

  记者 郭胜军

  迎着初秋的晨雾,漳县鑫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漆陇彪穿上夹外套,来到他位于四族镇嘛咪寺村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查看药材长势。看着没膝的柴胡开着满天星般的小黄花,绿油油的党参叶蔓铺满田地,豆科类黄芪枝头挂满花苞,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今年是漆陇彪在漳县四族镇种药材的第二年,因该镇地处秦岭天然林区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土质以肥沃的黑土为主,平均海拔1800多米,适宜黄芪、当归等药材生长。

  去年他流转1000亩耕地试种黄芪,镇上的农民看到其种植的药材管理到位收成好,有15户农民跟着种植黄芪,收益比种植其他农产品强多了。

  今年,漆陇彪抓住该镇整理撂荒地的契机,增加土地流转面积,一改往年种植结构单一的惯例,种植黄芪700亩,党参600亩。由于采用标准化管理,乡镇配套的技术服务到位,即便在今年旱象严重的情况下,药材的长势没受多大影响。“去年黄芪每公斤38元,今年58元;党参去年每公斤58元,今年每公斤预期96元,按照今年的长势,收成不会差。”漆陇彪说。

  为发挥耕地最大效益,镇上锚定增收目标,向新垦撂荒地要效益,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漳县鑫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异军突起,有效拉动各村闲散老人、中年妇女就近务工增收。

  据四族镇党委书记马箭军介绍,四族镇现有9个行政村,总人口120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8300人。多年来,因气候不稳定、农业投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作物种植收益欠佳,多数会种地能种地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以老人、妇女和学龄儿童居多,各村均有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

  今年,四族镇党委借助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东风,把撂荒地整治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先后整理出撂荒地350多亩。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四族镇党委一班人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他们马不停蹄做调研、拉方案、跑项目,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动员乡镇内种植大户加盟药材种植。目前,包括引进的大型合作社在内,镇内的种植大户、大型合作社共计20家,以前的闲置土地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为节省人工开支,降低耕地经营成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该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精打细算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退耕还林地块、规划平整25度坡地、增添农机设备,现在机械化耕作农田从先前的3.8万亩增加到当前的4.2万亩,基本上实现了机械耕作全覆盖。

  在马箭军的工作计划里,今年主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药材产业,旱地种植党参、当归、黄芪,川区探索发展蔬菜产业,与贵州、山东客商合作,种植加工型辣椒;利用退耕还林地块,筹划1100亩山野菜——乌龙头产业;依托辖区国家4A级景区贵清山、遮阳山,打通链接乡镇的环景区公路,建生态园、农家乐,发展全域旅游产业;结合千百工程,拆违治乱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庭院经济,以此吸引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统计显示,四族镇今年种植中药材产业1.2万亩,种植蔬菜1300多亩,发展乌龙头产业700亩,增加务工收入38万元,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一个欣欣向荣的四族镇呼之欲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