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聚势而起 小城焕发新活力

24-02-18 10:1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甘谷县城一角。资料图

甘谷县六峰镇花椒集散交易服务中心工人正在分拣花椒。

甘谷平光玻璃有限公司智能化加工生产线。

工人在天水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本组图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炜 马效军 万吉彦 洪文泉 白永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景永鹏

  龙年伊始,走进天水市甘谷县,城市规划井井有条,产业园区设备轰鸣,街上行人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甘谷县聚焦重点,精准优化措施,找准定位、招大引强、优化环境、解决就业,县域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9亿元,增长8.5%。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春风起,这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县城,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聚焦优势 找准发展新赛道

  “立足实际,找准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在自身最擅长的赛道上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追赶跨越。”甘谷县委书记吴健介绍说。

  甘谷县地少人多,人均只有一亩半地。一直以来,零碎的山区地形限制了甘谷县农业发展,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就业,成了许多甘谷劳动力的选择。

  县域发展、乡村振兴的路上,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依托天水市工业产业良好的基础,甘谷县将工业发展定为县域发展的“主赛道”,吸引外来投资,留住本地人才,为甘谷县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春节接近尾声,在位于甘谷县的甘肃陇山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制鞋车间里,生产鞋子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有序摆放,鞋模裁断、帮面车缝、鞋子合成、入库对账,工人们配合默契、有条不紊,一派奋力冲刺的繁忙景象。

  “开足马力赶订单,全力争取‘开门红’。”公司负责人李军孝介绍,甘肃陇山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继甘肃辛如钿鞋业有限公司以后,无锡锦钿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甘肃投资的第二家工厂。

  去年,甘谷县为了解决集中安置群众就业,在县城安置点附近上马了加工园区项目,引进外地企业建设集大底制造、材料印刷、帮面裁断、印花无缝特种加工等一体化全产业链工厂,所有生产工序实现本地化加工,附近250余名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完全运营以后,新工厂将聚焦户外运动产品生产,年产180万双。”李军孝说,两家工厂预计带动1200人就业,年销售额累计超过2亿元。

  甘谷县工信局干部武军太已经是车间里的“老面孔”了。从企业注册到项目落地,再到如今稳定生产,武军太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来车间办公。

  “作为西部小县城,能够引进落地一个真正解决就业、健康发展的企业很不容易。”武军太说,县工信局为此专门抽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梳理问题,协调对接,解决企业发展面对的困难。

  政府够重视、企业有商机、群众能就业。李军孝信心满满地说:“一定要将工厂打造成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标杆工厂。”

  科学规划 下好产业布局棋

  “育新”“调旧”同频共振,“创新”“创收”双擎驱动。去年,甘谷为县域经济发展定下了明确目标。

  回顾过去一年,甘谷县产业布局以小步快跑的姿态逐渐成型——

  杰瑞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3月点火投产,10月达规达产,带动县域新型工业取得新突破。

  华能甘谷发电公司全面复工复产,2个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古坡三期50兆瓦、陕吉电50兆瓦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

  建成投产大漠行·亚麻产业园、辛如钿制鞋全产业链、腾达冀城创新服饰、昇茂管业等工业项目,绿色建材生产线完成升级改造。

  启动省级工业集中区创建工作,冀城产业园基础设施、杰瑞新能源公司厂区防护及道路配套工程建成投用,盘活园区企业3家。

  六峰花椒交易市场建成投用,3大板块15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后续子项目、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建成城区“特色小吃街”4条。

  大像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加快推进,大像山文化旅游节开展系列宣传推介活动22场,持续扩大“华夏第一县”知名度,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0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6亿元。

  产业发展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可行的规划。2021年9月,甘谷县整合六峰工业园区、城关乡镇企业示范区和磐安乡镇企业示范区资源,设立了工业集中区,为产业发展描绘出清晰的版图——

  冀城工业园区规划占地1万亩,主要发展新型材料、建筑建材、陇药制造和服装鞋类,园区已入驻企业20户;

  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打造以脊兽、青砖、青瓦、木雕、石雕、陶制、铁艺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基地;

  磐安工业示范园规划占地2000亩,是以能源电力、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果蔬分选加工、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主的现代工业产业基地;

  “甘味”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规划占地2000亩,依托甘谷辣椒、花椒、苹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争取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南部山区新能源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利用全县优质风能资源,建设集发电生产、电能输转、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风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

  数据显示,如今甘谷县有工业企业205户,县域企业纳税0.52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12.5%。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5280余人,去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22亿元,增速12.4%。

  招大引强 培育发展“主心骨”

  好产业、大企业,是地方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但一个地处西北的小县城,如何才能“栽得梧桐引凤凰”,是甘谷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全力提升服务效能,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每一位投资人安心投资、专心创业。”甘谷县县长孙忠平说,优化营商环境,是甘谷打造工业强县的根基所在。

  尤其是“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聚焦亮点,把“三抓三促”行动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树牢“抓发展必须抓招商”的理念,下好“招大引强”四步棋,抓谋划、促落实、强服务、稳推进,积极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奋力打好招大引强“进位战”。

  沿着宽阔的南滨河路一路向东,杰瑞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车间里,27个炭灰色的石墨化炉整齐排列。

  2021年,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油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双主业战略,成立了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当年9月,杰瑞公司与天水市政府成功签署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制造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亩,估算投资25亿元,建设磨粉、造粒、石墨化等车间9个,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据介绍,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高端油气装备制造、油气田工程建设服务、油田工程技术服务、环保一体化服务、新能源锂电池材料生产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上市企业集团。

  从杰瑞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甘谷县以“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按下了项目建设“快进键”。

  70天完成千亩用地的征收拆迁工作,35天完成场地的平整工作,土地报批、环评、安评、稳评等关系到项目建设的10大项、23小项前期工作手续,也在第一时间全部办理完毕。

  “发自肺腑为企业着想,甘谷才能快速推进强工业。”在甘谷县委书记吴健看来,想要把甘谷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按照“谁签约、谁跟踪、谁落实”的原则,当好“店小二”“服务员”,高效保障各类要素,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招商引资马不停蹄,项目推进分秒必争。甘谷县优良的营商环境、超高的行政效率、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让杰瑞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深受感动。

  “去年,1号石墨化车间正式点火投产,目前共完成5000吨以上石墨化产品投产,4000吨以上前后端产品投产。”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于腾飞介绍,全球负极材料最大装炉量之一的1号石墨化车间石墨化箱式炉成功完成送电及出炉,装炉量达到220吨。

  “目前公司已通过负极材料头部企业紫宸、贝特瑞、中科星城的验厂审核,被评定为优秀供应商,客户目前正陆续给我司发料。”于腾飞介绍,去年年底公司成功中标了某大型电池厂商客户的负极材料成品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产品验证。

  空闲能耗指标、低廉的电气价格和优质的营商环境,都是吸引杰瑞选择落户甘谷县的因素。同样,杰瑞项目的落地,也让甘谷县在新材料新能源的赛道上踏下坚实的足迹。

  此外,甘谷县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着力打造营商环境“软实力”,提供经济发展“硬支撑”。

  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120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办结时限压缩90%以上;梳理归集高频电子证照120类95万个;“陇商通”一键服务系统上线运行……一年间,甘谷县新增市场主体2210户,全县达到2.9万户。

  在华能甘谷发电有限公司的集控室大屏前,值班人员神情专注,认真观察分析着各生产岗位上的运行数据。

  运行部值班长王琰介绍,华能甘谷发电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甘谷电厂,曾一度是天水电网的主力电厂、甘谷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厂发展受到制约,2017年完全停产。

  甘谷县委县政府一直为电厂复产积极奔走,多次前往省市对接,积极争取上级单位支持。在不懈努力下,2020年电厂划归华能集团,并配套落地了华能古坡风电项目。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电厂迎来了复产。

  “目前,两台机组运行正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已累计完成发电量12.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1.33亿千瓦时,累计工业产值4.5亿元。”华能甘谷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鸿鹄说。

  与此同时,华能甘谷发电有限公司在甘谷县南部山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的古坡风力发电也在加快推进。武鸿鹄介绍,公司将继续谋划绿色发展,补充能源结构实现转型,为甘谷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科技助力 特色产业枝繁叶茂

  拥有30多年历史的甘谷平光玻璃有限公司,是陇东南唯一一家集玻璃制品研发、深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平光玻璃不仅为周边地区供应优质的单(多)层耐震、耐高温、防辐射建筑玻璃,也是甘肃省的“专精特新”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去年,企业销售额达4600万元。

  “从家庭作坊到新型企业,平光玻璃成了甘谷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特色产业的受益者。”公司副总经理王文静说,近年来,企业通过配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平弯钢化玻璃生产机组、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产品一次性过检率不断提升。

  去年,在甘谷县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企业投资400万元引进智能化玻璃生产线,产品产量提升了近四成,生产技艺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甘谷县科技局工作人员张小波介绍,去年以来,甘谷县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切入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力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目前,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9家,完成中小企业入库评价27家,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在天水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声隆隆作响,工人们正有序进行流水线作业。

  “作为一家以生产经营农用地膜为主的生产企业,春季是五丰最忙的季节。”五丰农业办公室主任巩小梅说,公司的地膜销售覆盖12个省份30多个地区,在科技部门的协调下,公司不仅安排技术人员到东部沿海地区观摩学习,还与山东企业合作不断更新生产工艺,2023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

  为了加强科技企业培育,甘谷县专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为全县科技型企业梯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奖补、人才培育、减免税款,为甘谷县按下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快进键”。

  2023年,全县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9家。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构建跨领域、跨区域、多主体协作的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转化,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里”“面”兼顾 千年古城换新颜

  县域发展,无论是打造“顶天立地”的企业,还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全产业链,归根结底还要为当地群众带来归属感、幸福感。

  甘谷县火车站建于1952年,不仅是城市对外沟通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展示甘谷对外形象的窗口。

  “过日子还要讲究个窗明几净,县城发展更是如此。”甘谷县住建局副局长杨建昌说,长期以来,站前广场人车混乱、场地狭小、周边建筑风貌视觉差等脏乱差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甘谷对外形象和城市品质。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甘谷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实施该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同时,对甘谷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提升改造。

  改造工程占地面积21.8亩,包括拆除现有广场老旧铺装,新增东西两个活动广场,地上地下设停车位198个,安装电梯4部、扶梯2部。

  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室外管网埋设、绿化乔木种植、道路及广场铺装、地下室内消防、通风、给排水安装等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杨建昌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火车站周边交通拥堵现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小县城的大变化,工作人员带记者沿着县城西环路西侧、沙沟东侧平整宽阔的彩色景观步道,一直向着南山公园方向前行。

  一路上,各种主题雕塑、特色景观墙别致大气,休闲驿站、售卖小屋个性便捷,生态护坡和各种绿化苗木沿途点缀,整个景观步道蜿蜒沙沟堤畔,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好去处。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有效改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上游大小沙沟河道两岸生态环境,甘谷县实施了大小沙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这里,只是黄河流域大小沙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一部分。

  “目前已完成小沙沟涵洞顶园路铺装及护栏安装,沿线节点主题景观、健康驿站及公厕建设安装等工程,沿线广场铺装总面积1488平方米,彩色透水混凝土跑道浇筑1980米,道路护坡安装混凝土格网约1.2万平方米。”甘谷县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站副站长汪小丽介绍。

  “这个地方以前坑坑洼洼很少过来,现在新建的步道又平又宽,周边环境好、设施全,对群众来说又多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大像山镇居民田丽君说,景色宜人、通行便利,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到彩色步道跑步锻炼、跳舞健身、休闲观光。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甘谷县在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同时,全力提高质量效益,2023年实施重点项目196项306.82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31.5%和35.0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项,累计完成投资81.2亿元。

  翻开2023年甘谷县民生项目成绩单,不难看出其中的变化:

  南滨河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道路总长8.608千米、路幅宽度21米-28米,涵盖多个城区桥梁和绿化、照明改造工程,目前已经全面完工。

  陇东南文化风情街、阳光锦绣城、恒通悦府等总投资67.81亿元的25个民间投资项目效速并进,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民健身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永济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0千伏及以下农网改造、机动车维修园区及配套新能源充电桩、公共实训基地、粮油应急配送中心等一批夯基础、惠民生的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一直以来,拥有一座能够展示甘谷人文底蕴和历史内涵的博物馆,是甘谷干部群众的梦想。随着甘谷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的出台,博物馆建设被提上日程。

  两年多时间里,甘谷县委县政府的奋力推动,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施工单位赶工期、抓质量、促进度,2023年5月甘谷县博物馆新馆开馆。

  “新馆占地面积9.12亩,总建筑面积14399平方米,是集保护、研究、传承、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跟随甘谷县博物馆馆长张军胜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博物馆新馆一探究竟。

  展厅中列展着县博物馆珍藏文物里精心挑选的200多件最能体现甘谷历史底蕴的珍宝。这批文物以甘谷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古冀春秋——甘谷历史文物陈列”为主题,分“洪荒燧影·文明初光”“御戎建邦·牧马西垂”“丝路通衢·绵亘万里”“茶马互市·光华永续”等4个单元展出,全面展现了的不同历史时期内辉煌的地域文化。

  与此同时,馆内专题陈列的“子车挥戈·百夫之特——毛家坪遗址考古成果展”,专题陈列的130多件文物,深度展示了秦人先祖在甘谷这片热土的历史足迹。

  “通过一场展览,爱上一座古城。”张军胜介绍,甘谷县博物馆竣工投用,必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谷篇章”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春日里,踏上甘谷大地,时时都能感受到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浓厚氛围。大像山下,处处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2700多年的历史沉淀,让这座懂得包容、充满梦想的县城底蕴深厚。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甘谷正以开放的姿态,为追梦者造就更多的可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