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温室大棚来了“电保姆”

24-02-01 09:4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慧雅

收获的喜悦

  寒冬腊月,步入西固区河口镇张家台村的现代化温室里,一串串西红柿挂在绿叶间,一颗颗草莓鲜艳诱人,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果蔬香。

  村民闫世梅一大早就“扎进”自家的温室里,采摘成熟的西红柿。不一会儿,红彤彤的西红柿堆在地上,闫世梅开始装箱,等待商贩来收购。“这个温室有1.5亩,预计产西红柿15000斤,地头价1斤两块多,收入还算不错。以前我们的温室用草帘保温,不是太好,现在用上了电,用卷帘机棉被保温,省时省力还保暖。”闫世梅说完,幸福地笑了。

  张家台村因土质为黏性土,且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适合蔬菜瓜果生长,农作物品相好、口感俱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张家台村因势利导,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现代化农业产业为载体,引领农民转变生产方式,由初期的8座温室、70多座大棚,逐渐发展到现在的20多座温室和500多个大棚。如今,张家台村主要以种植温室西红柿、辣椒、西(甜)瓜、黄瓜、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为主,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还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设施农业持续增多,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改造成本高,村里部分农田的农用电一直无法接通,这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也是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张家台村党总支把改造农田用电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头号工程,村党总支成员多次实地查看了解情况,积极对接,最终争取到国家电网电力扶贫项目,对田间电网进行了改造,推动农田用电全覆盖。

  “以前大棚里没有通上电,遇到倒春寒天气,农作物风险高,在我们的不断联系协调下,取得了电力扶贫项目,总投资400多万元,共新建400千伏安变压器3台、10千伏供电线路0.6千米、0.4千伏线路3千米,对辖区内的蔬菜大棚进行了农电入棚,免费帮助农户解决了大棚用电问题,覆盖农田面积400余亩,惠及群众1500余人。遇到倒春寒的时候,棚内通过浴霸可增温四五摄氏度,所以每年我们的蔬菜都成熟早,上市早,能卖个好价钱,农户亲切地叫它‘电力温棚’。”张家台村党总支书记张晓宗说。

  “以前没有电,到了晚上就是摸黑干,现在大棚里装上了灯泡,晚上照样干,真带劲。”村民张新元说起“电力温棚”的好处,开心地笑出了声。

  张新元告诉记者,电足了,现在抽水机可以24小时运转了,菜田都能“喝”饱水。与往年相比,蔬菜上市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月,收入增加了,日子更甜了,去年他的10个大棚和4个温室收入30多万元。

  “电力温棚”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窗口,还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附近村民在大棚里进行采摘、包装等简单工作,一年也有数万元的收入。眼下正值草莓丰收时节,在王明春的草莓温室里,务工的村民每天能挣100多元的工资,“电力温棚”变成了共同富裕的“金钥匙”,真正实现了“庄稼地里栽下致富苗,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为了能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张家台村先后与先锋路街道幸福社区和陈坪街道天庆新城社区开展结对,试点搭建果蔬直销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降低运输成本。蔬菜瓜果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社区居民的餐桌,减少了中间环节,将“差价”让利给农户,既帮助农户解决了销路,又让社区居民就近买到既新鲜又便宜的蔬菜。

  张晓宗表示,“电力温棚”有效降低了农作物受灾风险,带动农户自发对大棚进行改造,兴建温室大棚、滴灌设施,促进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并吸引农户返乡种地,缓解土地撂荒、劳动缺乏的问题,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记者 董永前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