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张掖肃南“田秀才”白晓艳:让技术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结硕果”

23-03-16 09:24 来源:新甘肃 编辑:田洋

  图为肃南“田秀才”白晓艳(中)在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15日电 (王荣文 王嘉楠)张掖市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是农牧民眼里的“田秀才”“智多星”,同事们眼中的“老黄牛”“常青树”。她,无畏风雨地穿梭在田间地头,身体力行干给农牧民看,手把手教着农牧民干,一心一意带着农牧民赚。她,用情将“科技种子”撒向农牧区大地,用汗水和青春容颜无悔浇灌,真真让技术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结硕果”。

  白晓艳,女,裕固族,1975年出生,1997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肃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从2008年开始被选派为县级科技特派员,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于肃南县8个乡镇。这些年来,她与土地为伍,与农牧民群众为伴,以满腔热血情系“三农”,想农牧民所盼,急农牧民所需,倾其所有守护着“金色丰收”的希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新时代基层科技工作者为民服务的铿锵之歌,也毫无保留的展示出了巾帼“半边天”的靓丽风采。

  白晓艳时常说起的一句话:“我的心在家乡的田野,我会倾其所有服务家乡父老。”这份初心让她26年来“始终如一”。

  白晓艳是土生土长的肃南人,农校毕业后,她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家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后的这26年里,她便一头扎在了农田里,庄稼成了她最常见的“朋友”,田野成了她最常进的“办公室”,串农户、进农场、蹲田头、察农情、跑项目、传农技,成了她工作的常态。工作中,她既是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

  她时刻惦记着肃南县盼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农牧民群众,积极组织全县特色种植产业专家服务团,常态化开展“一对多”产业带头人技术服务活动和“四送一训”培训活动,累计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班130期、科技讲座96场(次),培训受益农牧民达到1.2万人(次),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农牧村“土专家”和“田秀才”队伍。她还只身一人完成全县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先后收集地方品种种质资源73份,其中50份被国家收录,为全县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装满群众的米袋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一直是白晓艳的夙愿,也是她竭力奋斗的动力。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无畏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反反复复调研,反反复复试验,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科学田间管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途径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多产粮、产好粮、增效益。近年来,在她的主持下,累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冷凉灌区春小麦优良品种栽培示范、脱毒马铃薯培育与推广、高寒山区人参果栽培示范等10多项科技示范项目和优质饲草栽培、草地贪夜蛾监测与疫情防控、制种玉米转基因成分检测等76项高效新技术,积极引进推广玉米、小麦等43个粮、油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到53万余亩,为农民增加收益2600万元。

  农作物病虫害一直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谈虎变色”的心病,也是直接影响农牧民群众收益的“拦路虎”。针对这个难题,她带领团队积极钻研,反复试验,综合推广应用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0万亩,惠及农牧户2000多户。

  “农技中心的白主任,确实是位为民的好干部”,这虽是农牧民群众口中一句质朴的赞誉,却是对她和单位最高的褒奖。

  付出,总会有回报。除了干部群众的良好“口碑”外,她的付出也得到了甘肃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评,她先后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种子产业发展等先进个人等荣誉,2023年1月,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依法选举她为全国人大代表,成就了志在田野写丰收惠民生的生动实践。

  风雨泼墨写春秋,实干为笔写华章。正如白晓艳经常所说:“我会怀揣着热情和热爱,带着科技‘种子’前往农牧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倾其所有服务民生,造福民生,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把收获写在农牧民群众的笑脸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