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户景爱林的“致富经”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通讯员 白雯
在清水县白驼镇,提起景爱林的名字,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不仅是当地公认的种植能手,更是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通过规模种植草莓、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果蔬,景爱林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家致富”,更探索出一条“自收”与“共富”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景爱林的成功,离不开“踏实钻研”的韧劲与“精准布局”的眼光。为打破果蔬供应季节的限制性,他反复摸索实践,创新出“错峰+梯度”种植模式,让各类新鲜果蔬实现全年不间断上市。从冬日大棚里鲜红饱满的草莓,到初夏藤蔓上挂着的红润西红柿、脆嫩黄瓜,再到秋季田垄间挺拔的辣椒,丰富的品类既填补了不同时段的市场空白,也为稳定客源打下基础。
为打通产销链路,景爱林坚持“品质为王、新鲜直达”的理念。他与商超、农贸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构建起“基地直供+自收自销”的产供销一体化体系。每天清晨带领工人穿梭在菜地里,挑选成熟度适宜、品相完好的蔬菜,随后运往镇上的农贸市场和周边超市,过硬的品质让他的产品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口碑。
早春抢种草莓,瞄准春节前的消费旺季;初夏错峰上市西红柿、黄瓜;秋季用辣椒接力供应;冬季则靠温室大棚保障产能。今年,他的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大棚年产草莓3000斤、西红柿2.5万斤、黄瓜2万斤、辣椒600斤。丰收的喜悦不仅属于他自己,更惠及了周边乡邻—基地常年吸纳30多名村民务工,年底还为村集体分红4.2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致富带动一方”的双赢局面。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景爱林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基地用工需求激增,他优先雇佣周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和老人。从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到采摘、分拣,每个环节都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在景大哥的基地干活,不用出远门,每天能挣到工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正在采摘西红柿的村民笑着说。
谈及致富经,景爱林坦言:“选对路子是前提,踏实肯干是根本,懂得分享才走得远。看着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我心里比自己挣钱还高兴。”未来,他计划引进更多优质蔬菜品种,系统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这条“共富路”越走越宽,让白驼镇的田间地头结出更多香甜的“致富果”。
相关新闻
- 2025-11-04杨文成:敢为人先的“辣椒书记”
- 2025-10-14灵台:果农范玉琴的致富路
- 2025-10-10漳县:巾帼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09-22养牛“夫妻档”蹚出“共富经”






玉门:特色农业种出好“钱”景
民乐:甜菜丰收织锦绣 农户增收笑开颜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华亭:社区幸福院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
崇信:筑起“安全巢”托起“幸福梦”
玉门:万亩棉花采摘忙 金秋收获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