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大棚绿意浓 农户春正忙 榆中县智慧育苗为春耕打好“第一仗”

24-02-19 15:0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张慧雅

农户提前开展苗圃育苗工作

  人勤年短,正月里,持续浓郁的年味并没有让榆中南北两山的农民停下脚步,在耍社火、扭秧歌、看大戏、闹新春之余,他们忙生产、抓管理、查行情……在这个传统的农闲时节,田间地头的大棚里,早已是一片忙碌的身影,处处充满着春的气息。

  除夕当日,尽管棚外寒气未消,育苗棚内却温暖如春,满眼新绿。装盘、搬运、浇水……在连搭镇胡家营村,大家抢抓农时,提前开展苗圃育苗工作,种植户们正忙着培育新苗,大棚内一派热闹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有的菜农已经开始到就近农资超市咨询价格,准备提前购买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为春耕生产提前做好准备。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连搭镇变冬闲为冬忙,早谋划、早安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温室大棚提前育苗,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春耕工作,充分保障了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健康发展,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农资超市开展多轮次专项检查,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力争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红”。

  正月初六,在榆中白虎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内,一派繁忙景象,冒着芽的芹菜正在温棚内努力生长。“调控温室的温度、湿度和水肥,观察幼苗的成长情况,填充机质肥……”榆中白虎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沛功说,大家按照自己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预计正月十五左右就可以分拣幼苗。据了解,用工高峰期,合作社吸收附近30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长期打工的村民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戴沛功对记者说,春节虽然是农闲时节,但对于龚家屲村来说,这几年却异常忙碌,村里在家的青壮年劳力几乎没有闲着的,一个比一个勤快。今年34岁的戴沛功是城关镇龚家屲村返乡创业的一位“90后”。“新农人”带来新观念、新思路,回村后的戴沛功,这几年坚持以“种养循环”产业为龚家屲村串起的生态致富链让全村人忙碌了起来。

  正月初五,走进清水驿乡王家湾村水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苗大棚里,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掀开保温卷帘,走进阳光遍洒的蔬菜大棚。大棚内齐高、嫩绿的芹菜种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随着悬臂式喷灌机的移动,细密如雾的水珠落在芹菜种苗上,更添几分生机。十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拌肥、抹盘、点盘、摆盘,50余万株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的芹菜苗整装待发。

  杨亮是清水驿乡王家湾村人,今年坚守在二阴山区的马坡乡河湾村。因为在这里,新建的6座高温棚内40多万株芹菜幼苗需要精心呵护。大年三十上午,记者来到海拔2600米的河湾村,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位于阴坡的10个塑料大棚显得格外醒目,大棚旁边的锅炉房里,两台锅炉烧得正旺。“10个大棚其中6个是高温大棚,棚里的芹菜苗正是生长关键期。”杨亮告诉记者,这6个高温棚每个棚育苗5000到7000株芹菜幼苗,可提供近400亩芹菜种植。看着一丛丛绿油油的芹菜苗青翠欲滴,马坡乡党委书记丁春平告诉记者,这批芹菜苗将于3月份面向川区移栽,移栽完成后继续为马坡乡2024年冷凉型蔬菜育苗。目前河湾村以高寒山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为基础,新建现代设施蔬菜育苗基地30亩、绿色中药材药园基地200亩、绿色冷凉型有机蔬菜种植基地220亩、百合良种繁育基地50亩。据了解,河湾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引进水禾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吸引了大量村民前来务工,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正月初八,记者来到榆中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看到,育苗工厂里人头攒动,工作人员穿梭其中,一派忙碌景象。“一个月只要一次,按照所需浓度,将营养液灌在原液罐内,就能让水培农作物‘吃饱喝好’,而且它还很智能,白天由于日照蒸发量较大,每15分钟循环一次,晚上就增加到40分钟循环一次。”技术人员张红玲在提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施时,连连夸赞,说这样不仅节水节肥省人工,种出的蔬菜品相也相当好。在榆中高原夏菜水培种植示范基地,蔬菜绿意盎然、长势正旺。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应勇告诉记者,该公司抢抓时节,积极做好大棚蔬菜苗移栽前育苗的工作,为榆中县高原夏菜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当前正是出苗的高峰期,工人们放弃春节休息,正在加紧赶制一批辣椒种苗订单。

  在甘肃大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十万级净化组培中心里,专业技术人员正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大规模扩繁生产工作。数万个标记着不同日期的组培瓶里,一簇簇种苗吐着嫩绿的小芽,生机勃勃。该公司总经理王丽娜介绍道,目前,公司有大有1号、大西洋、克新1号、荷兰系列、陇薯系列等优质马铃薯品种40余种。据了解,该公司每年供应市场4000万株左右,产值约3000万元,销售网络覆盖国内9个省,甘肃省内各个市县都有销售。

  自去年入冬以来,甘草店镇三墩营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组织村民开展大棚维护和棚地耕翻,清理残留秸秆、加固棚架、耕翻棚地、维修输水管道等。如今,在甘草店镇三墩营村,两座智能全自动化育苗钢架大棚拔地而起,一根根钢架纵横交错,一排排设备整齐有序。“此次新建的智能全自动化育苗钢架大棚占地约1500亩,含150m^3蓄水池1座,并配套智能喷灌、锅炉等设施,总投资70万元,为2023年新一轮中央财政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壮大我村村集体经济,预计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3万元以上收益,带动周边农户固定就业10余人、临时就业40人以上。”负责该项目的三墩营村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白莉莉介绍道。

  “冬闲人不闲,这大棚也不能让它闲着!”冯湾村党总支书记冯人民介绍说,“我们掌握了高原夏菜市场行情,这个大棚主要种植黄瓜,我们把黄瓜分不同时期栽上,这些黄瓜秧子因种植的时差区分,可以保证这个大棚一直有黄瓜供采摘。”种植户王玉林告诉记者,特别是春节前后,村里基本没有闲人。

  春光无限好,只恨时节少,春节期间的榆中田间地头,当地农民也趁着初春晴好天气,拔草、挖地、清残,为春耕生产打好“第一仗”。当然,买籽购肥也是“春耕”前的重要一环,农户们趁着春闲时节,已提前准备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必备农资,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有效推进。(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