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乡村行·看振兴】通渭:殷殷帮扶一片情

23-12-15 10:1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一垛又一垛黄芪堆满整个麦场,十余个村民正忙着分拣……初冬午后,通渭县碧玉镇南岔村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天气比较干旱,但我们村办合作社种植的黄芪、马铃薯收成都不错,多亏帮扶单位帮忙创办的农机合作社,让我们发展产业一下子有了底气。”南岔村党支部书记李勇拿起一根拇指粗的黄芪说。

  李勇所说的帮扶单位是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对口帮扶南岔村已有6年之久。

  这几年,南岔村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不断提升。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怎样紧贴实际助力村子在振兴路上稳步前行,成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重点。

  撂荒地增多,留在村里的青壮劳动力不多……这几年,在走访过程中,南岔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发现,制约村里发展的问题仍然是人和地。

  “全村1379人,常住人口只有896人,大都是妇女和老人。一共6680亩耕地,前些年近四成是荒地。”李勇说。

  谁来种?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沟通衔接,并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决定成立农机合作社。县里整合资金12.4万元,帮扶单位筹措9万元,村集体经济拿出10.29万元……2021年底,南岔聚民农机合作社成立,购入深耕机、播种机和收割机。

  恰逢其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政策春风吹到南岔村。经过建设,农田地块变大了、产业路配套了,使用农机更加便捷了。

  种什么?村里抢抓通渭县中药材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利好政策,结合村情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勇带领村办合作社流转了500亩撂荒地,全部种植黄芪,亩产达800斤。

  两年试种,效果良好。在村办合作社示范下,不少农户开始尝试种植黄芪。村民王彬胜提前预订了种苗,打算明年种植4亩;已经种植一年的村民王牛多、王军军准备明年扩大种植规模。

  “现在,村里都没荒地了,都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李勇说,农机合作社不仅给本村服务,还受到周边村的欢迎。2023年,农机合作社为本村103户农户耕地500余亩。

  “咱们村的农机合作社是好帮手,把我家的10亩地全翻耕了,还用农机种植了黄芪,给我们省了不少力气。”徐岔社村民徐宝儿说,今年他家的黄芪预计可收入3.2万元。

  提起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帮扶的暖心事,碧玉镇碧玉村党支部书记杨的鹏同样深有感触。

  和南岔村一样,碧玉村老虎山附近有约160亩的大片荒地,因周边道路有大坑,农机无法通过,迟迟没有合作社愿意流转,让村里十分头疼。

  得知这一情况,今年,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衔接单位申请了3万元经费,修建了7公里的产业路。很快,这片地就被合作社流转过去,打造成了黄芪基地。

  创办农机合作社、修建产业路、赠送办公设备、捐赠路灯……漫漫振兴路,殷殷帮扶情。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与南岔村、碧玉村的温情故事,还在不断上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