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挖掘收集“珍宝” 保护种业“芯片”——甘肃省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家底

23-12-01 09:1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科研人员考察种质资源。省农科院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质资源作为种业的“芯片”,不仅是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日前,甘肃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共收集各类古老、珍稀、特有、优异的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4581份,全部移交至国家种质资源库(圃)。这次普查,发现了一批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了一批濒危种质资源,提升了全民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

  厚重历史的珍稀老品种

  农作物老品种的魅力,在于传承农耕文化,延续中华文明。

  乌江稻米,是张掖一大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据《旧唐书·郭元振传》“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甘州刺史李汉通置屯田,稻丰收穗,一嫌数十解,积军粮数十年。”可见乌江稻米栽培已有1300多年历史。

  然而近现代,乌江稻米的地方老品种历经波折,几近灭绝。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简称“三普行动”)中,普查组了解到当地已近30多年无人种植,几乎无原汁原味的老品种可觅。幸运的是,一农户家多年前修房时,在房梁上存放了一包种子,普查人员如获至宝,对种子抢救性收集保存,将1斤(约上万粒)左右的种子田间繁殖,只有10株发芽、开花、结穗并收获,才使乌江稻米地方老品种没有断根。

  科研人员经过鉴定,米粒体长个大,两头粗中间略细,散发独特的清香,还有白色的稻芒、黑色的稻芒,确定是乌江稻米老品种“白芒稻”“黑芒稻”。

  甘肃省“三普行动”历时三年,普查征集87个县市区(含嘉峪关市)、抢救性收集23个重点县(市、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总计4581份,实现了不同区域、生态类型和作物种类的全覆盖。本次征集收集作物资源数量较国家种质资源库(圃)现存甘肃省种质资源大幅增加,作物种类增加了9个科、24个属和48种作物,以前未收集资源占比90%以上,新颖性十分突出。

  每一份种子的价值,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肚里黄青稞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家的古老珍稀品种,其抗寒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是当地群众喜爱的“宝贝种子”。

  “三普行动”中,普查组发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肚里黄青稞优异种质资源。目前,以肚里黄作为亲本育成的系列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以上,为我省高海拔山区推动青稞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掘寒旱特色种质资源

  “我们征集到一批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异资源,发现和收集了新的特异种质和优异种质,具有明显的耐逆、耐旱、耐寒、耐瘠薄、早熟、质优味佳特点,与甘肃寒旱农业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省农科院作物所党总支书记张建平研究员认为,这些具有潜在重要价值的资源,通过对其抗性基因的挖掘、品种改良,将助推寒旱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瓜州发现的野西瓜,就是这次收集的濒危种质资源之一。普查人员在茫茫戈壁荒滩上,发现了3株野西瓜苗,为保护西瓜苗不被野生动物踩踏或损毁,普查人员安装围栏保护,不定期看管了半年时间,待其成熟后收获果实和籽粒。野西瓜有极其特殊的耐旱性、耐瘠薄性,也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和生态保护功能,极具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王兴荣研究员介绍。

  通过“三普行动”,收集了一些特异、濒危和优异种质资源。白砂谷,颖壳白色、米粒乳白,晶澄白砂而得名,熬粥时上面浮起一层厚厚的“油膜”,蛋白含量高、维生素丰富,易消化吸收,具有清热、健脾胃等功效,堪比参汤,常作为患者病后康复和产妇“坐月子”的最佳营养食材;华池红花荞麦,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含有17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保护视力、抗菌消炎等功效;兰州百合,香甜软糯,是食药同源食物;三白瓜,因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皮厚耐贮存,秋季收摘后,可存放至冬季食用,去燥润肺……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其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过几代科研人的努力,和尚头小麦、灯笼辣子、通渭苦荞、敦煌紫胭桃、民乐紫皮大蒜、小黄糜等种质资源,应用于生产实践,在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已具规模,为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普行动”深入挖掘具有我省特色的优势农作物种质资源,有利于传承甘肃农产品“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优异种质资源,打造“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甘味”品牌,唱响甘肃省现代寒旱农业发展主旋律,推动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支撑农业强省建设。

  推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

  开展“三普行动”,助推了甘肃省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平台建设。

  记者来到全省唯一的综合性种质资源库——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这里收集保存了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84种作物的资源5万余份。

  在展览室,但见大小不等、方圆不同的瓶瓶罐罐里,存有不同的农作物种子。仅豆子一项就有大豆、黑豆、菜豆等几十种,琳琅满目,黄色、黑色、红色、白色、花色等各种颜色,缤纷多彩,形状也是千姿百态,这都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进入一间低温库,打开库门,寒意袭来。“还好是冬季,大家穿着棉衣能适应库里的温度,如果是夏季,从外来进来就像掉入冰窟窿里了。”王兴荣说,低温库分为长期库和中期库,长期库保持零下18摄氏度左右、湿度小于50度,种子可保存50年以上;中期库保持零摄氏度左右、湿度小于65度,种子可保存20年以上。据悉,低温保存的种质资源约2.38万份。

  在绿色的格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淡绿色的盒子,盒子里装满一个个铝箔纸袋子,里面封装着种子。袋子标签上面清晰地注明编号、名称、保存日期等,从手写字迹到打印字,印证着科研人员长年累月收集整理、坚持不懈的付出。

  “每袋种子300至400克,作为育种材料给相关科研单位提供时,因为太珍贵了,每次要按‘粒’来计算,可不是市场上按斤来出售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为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提供约1000份种质资源,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和作物新品种培育。

  据悉,“三普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投入9000多万元,支持普查与征集工作,建设西北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改造提升敦煌种业玉米种质资源库和甘肃省中草药种质资源库,布局建设清水县和凉州区的小麦、安定区和渭源县的马铃薯等1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在兰州大学设立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实验室,在酒泉成立甘肃省玉米种业研究院,聚焦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初步构建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科研创新体系。

  相关新闻

  “甘肃省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评选揭晓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 张燕茹)经过全省上下农业技术人员历时三年全面普查与收集,深入挖掘具有甘肃省特色的优势农作物种质资源,并在各地评优推荐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评议、社会公示等,“甘肃省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于近日评选揭晓。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根据农业农村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总体部署,2021年5月,甘肃省启动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农业科学院、省种子总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全力配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参与此次普查。

  全省130余家相关单位的900余人次历时三年,走访了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的695个乡镇2280个行政村,累计行程10.5万公里,完成了87个县市区(含嘉峪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23个县(市、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收集各类古老、珍稀、特有、优异的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4581份,并全部移交至国家种质资源库(圃)。

  综合资源特色、利用价值、产业贡献及社会文化影响等因素,组织遴选出“甘肃省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别为:白砂谷、和尚头小麦、三白瓜、华池红花荞麦、肚里黄青稞、小蚕豆、敦煌紫胭桃、兰州百合、民乐紫皮大蒜、小黄糜。其中,白砂谷入选农业农村部评选的2022年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