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和美乡村看甘肃】武都区隆兴镇:“实干”为笔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23-09-04 10:28 来源:甘肃乡村振兴网 编辑:田洋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军 通讯员 李妹青

  九月的隆兴,秋风送爽,硕果飘香。驾车行驶在隆兴镇广袤的乡村田野上,一个个村庄美丽如画,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处处风光好,村村气象新。

  近年来,隆兴镇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村干部攻坚克难的真抓实干下,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隆兴镇集昌坝村欣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肉兔养殖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存栏肉兔4000余只,其中种兔500只。谈起“养兔经”,理事长孙许青娓娓道来。

  “我在养殖行业打拼十多年,看到肉兔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我也很喜欢兔子,2015年我注册成立了隆兴镇集昌坝村欣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种兔养殖,由于繁殖快、产量高、见效快,我在肉兔养殖的道路上节节攀升,两个月出栏一次,每次3000只,每年出栏7次,每只纯利润7元左右,一年赚十几万元钱不成问题。”看着圈舍里一只只活蹦乱跳、茁壮成长的小兔子,孙许青信心满满地说。在自己“兔”飞猛进的同时,作为村副主任,他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肉兔养殖,为他们提供种兔,免费技术指导,目前全镇发展肉兔养殖场3家,唱响了乡村“最美和声”。

  随着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有效解决养殖粪污、沼液、沼渣消纳难题,隆兴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坏农业发展新模式,在集昌坝村实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在该村建成占地面积80亩的车厘子产业示范园一处,园区配套种植包菜、蒜苗、马铃薯等绿色蔬菜作物。目前,园区共有车厘子树苗3000余株,园内及周边配套种植各类蔬菜、山野菜150余亩。集昌坝村已逐步形成了以“兔粪——蔬菜——肉兔”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的新路子。

  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同时,隆兴镇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组建成立了中药材工作专班,在符家湾村建成了百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在杨家沟、八房、四房等村建成了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在杨家沟、符湾村建成了2个中药材初加工生产车间。整合多方资源,精心打造羌活育苗基地、山野菜管护基地、架豆王种植示范基地。在中药材产业涌现出了像符煊、李高林等中药材种植能手,极大地推动了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陇南市武都区陇兴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23年入股分红中,农户最高效益达到了9万余元,符家湾村集体经济积累累计达21万余元。变“输血”为“造血”,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让村民们尝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甜头”。

  隆兴镇不断探索“产业+”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多渠道、多举措,在集昌坝村试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新技术,通过品种搭配、宽窄行带状配置、缩株保密等关键技术,实现玉米、大豆协同高产,一地多收,实现了传统种植农业的华丽嬗变。

  隆兴镇地处大山深处,土地肥沃,盛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优质无污染的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解决市场对接问题,隆兴镇通过线下销售,直播带货为地方农特产品打开广阔的市场。在松果收购点,收购的松果堆积如山。收购点负责人何元辉说:“今年估计能收购400多吨,农户每天采摘200斤松果就能收入800多元。”

  “直播助农一方面能增加销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农产品的品牌形象,让农特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每年销售山野菜、花椒、蜂蜜等农特产品5万余元,今年我直播带货销售马铃薯5吨多,每斤售价1.8元。”陇南市珍品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田军明如是说。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对接着产销,架起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的网络桥梁。

  据了解,隆兴镇小麦种植面积共计3568余亩,种植架豆王400余亩,冬油菜种植2009亩,马铃薯种植16800亩,中药材种植9545亩。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冷水鱼养殖场1处、中蜂养殖厂4家,发展露营基地、农家乐共4家。

  隆兴镇党委书记张燕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镇按照‘上片药养殖、中片农超菜、蛇崖戏山珍、南山康养旅’四大产业发展布局,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发挥合作社、技术、人才等要素纽带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靠山”。

  如今,在隆兴镇,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路网畅通、百姓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隆兴大地徐徐展开,全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谱写着和美乡村的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