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多元产业驱动 走出富民强县特色路

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民乐县精准施策,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多管齐下、全面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现代农业:厚植沃土,激发产业澎湃动能
民乐县深谙“农为邦本”之道,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现代农业视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力以赴深耕细作。在规模化种植领域,民乐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9万亩,特色产业百花齐放,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中药材稳定在20万亩以上,散发着独特的产业芬芳;高原夏菜达10万亩,成为绿色健康的鲜美馈赠;农作物制(繁)种面积也有15万亩,孕育着农业的新希望。69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极大提升了生产的规模化与标准化水平。
民乐县积极融入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高端智能温室,规划到2025年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为现代农业注入科技活力。农业科技贡献率、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大幅提升,分别达到64%以上和90%以上,彰显科技赋能的强大力量。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向着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目标稳步迈进,配套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60万亩以上,全力争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未来两年力争提升至73%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升。同时,积极打造品牌,成功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企业商标品牌2个,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29个,品牌影响力如涟漪般不断扩散。
生态工业:新旧共荣,开启转型升级新篇
民乐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携手共舞,奏响转型升级的激昂旋律。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实施“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供地、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制等工作机制,工业园区能级不断提升。2025年一季度,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79亿元,增长14.7%,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施滨河集团10万吨白酒产业园项目,推动酒旅融合,打造全国首个集种植、酿造、文化、品鉴于一体的白酒庄园,让传统白酒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支持银河、华瑞等企业做大做强,扶持爱味客、大民新材料等企业扩大产能,锦世化工、天祁生物拓展海外市场,传统产业在变革中实现华丽转身。
另一方面,顺势引入新兴产业项目。民乐县抢抓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政策机遇,融入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华陇能创光储一体发电项目、丝路网能储能电站项目已投入运行,大民新材料高效PVB双玻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建成投产,为工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智能农机装备无人驾驶系统研发”“万只肉羊数字化育繁推一体化示范”等科技项目,推进智能终端产品、软件开发等技术攻关,转化应用“水肥一体化定量灌溉管理系统V1.0”等科技成果7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照亮工业发展的新征程。
三产融合:多元创新,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民乐县在三产融合的道路上大胆创新,积极培育新业态,激发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大力发展夜经济,举办美食节、夜间消费节等活动,如刺激着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支持传统商贸企业转型“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动房地产项目建设进程,扶持培育物业管理企业做优做大,带动房地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持续推进滨河九粮液文化旅游景区、民乐古城等景区提档升级,发展“景区+演艺”“非遗+文创”“露营+夜游”等文旅产业发展模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立足农业资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围绕打造“田园民乐”品牌和西北乡村建设引领区,投资建设包括临松裕苑三期、乡村文化产业园等在内的重点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2个、县级8个,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人数、旅游花费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民乐大地徐徐展开。
通讯员 杨玉红 康潇丹
相关新闻
- 2025-11-06西和:产业振兴多点发力 奏响乡村富民强音
- 2025-11-06华亭:深秋沃野披新绿 冬小麦绘新“丰”景
- 2025-11-06民乐:建好“高产田”夯实“粮袋子”
- 2025-11-06临泽:企业生产忙 冲刺“进度条”拉满






玉门:秋收落幕犁地忙 筑牢“沃土根基”
崆峒:苹果丰收采摘忙 产业兴旺促增收

临泽:“幸福小院”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华亭:社区幸福院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
崇信:筑起“安全巢”托起“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