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建好“高产田”夯实“粮袋子”

近年来,民乐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将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行“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块地、一企一基地”发展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选址,对水、田、林、路实施一体化综合治理,严格把控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
在民乐县永固镇南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轰鸣作业,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序推进土地平整、蓄水池开挖等重点工序,以实干姿态绘就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图景。据悉,该项目规划改造土地2800亩,建成后将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格局,为区域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村里的地都是零散小块,路网不通、水渠不畅,浇水全靠天帮忙,种地既费力又难高产。现在高标准农田建到了家门口,路修通了、渠挖顺了,还配套了蓄水池,地力肯定越来越足,咱们种地的信心也更满了!”南关村党支部书记姜喜国指着施工现场,向记者介绍项目带来的新变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更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土地综合治理,民乐县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经营向集约化、生产向规模化、资源利用向高效化转变,为土地流转搭建了坚实平台。以永固镇南关村为例,该村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合作社托管后,统一流转给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每亩地可稳定获得1000元地租收益,村集体还能享受6%的项目资金入股分红,实现了“农户增收、集体壮大”的双赢局面。

土地流转的深化,也为村民开辟了就近就业的新路径。如今,南关村不少村民通过合作社实现就地务工,年收入人均近2万元。“家里的地全部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每年春耕都有种植大户抢着流转种高原夏菜。现在我不用愁种地的事,在附近务工一天能挣200元,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王秀兰笑着说。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9.04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50.48万亩;今年成功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39万亩,当前各项目正加紧施工,预计将进一步夯实全县农业生产“耕”基,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通讯员 张洁
相关新闻
- 2025-11-06临泽:企业生产忙 冲刺“进度条”拉满
- 2025-11-06西和:22万亩马铃薯喜迎丰收
- 2025-11-06麦积区渭南镇 大棚辣椒喜获丰收
- 2025-11-05漳县:“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成县:创业贷款激活企业新活力
华亭:金秋处处好“丰”景 遍地金黄收割忙

临泽:“幸福小院”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华亭:社区幸福院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
崇信:筑起“安全巢”托起“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