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沃野绘就新画卷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清泓
“十四五”以来,古浪县全县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改善乡村面貌等方面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三农”答卷。
产业多元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夏收时节,在古浪县泗水镇小麦种植地,一垄垄小麦被大型联合收割机快速收割。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卸粮口喷涌而出,装满了一辆辆运粮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古浪县坚决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0.59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年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连续两年获评“省级高标准农田激励县”,成功创建为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早上7点天刚亮,省道316线南侧的古浪牛羊交易市场已被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与羊叫声唤醒。养殖户拉着自家的肉羊陆续汇聚于此,买家们围着羊圈细细打量。在薄雾晨光中,新一天的羊交易,就此拉开序幕。
古浪县聚力羊产业全链条发展,从种羊繁育、肉羊养殖、销售、加工等环节持续发力,羊如祥入选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大靖镇现代养殖产业园、黄花滩金滩羊产业园相继建成,古浪牛羊市场健康运行,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全国定点市场……目前,全县羊存栏量达365万只,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
筑牢防返贫堤坝,守好民生幸福底线
今年6月,古浪县横梁乡幸福新村村民王艺俊突发重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的家庭陷入困境。他联想到政府推广的“一键申报”系统,提交了申请没过两天,村里的干部就带着政策上门,帮助落实了各项补助政策。
古浪县建立易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监测对象核查评估等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风险排查,依托甘肃“一键申报”系统,累计识别“三类户”2419户8994人,针对每户实际情况,落实具体帮扶措施,风险消除率达78.9%。同时,古浪县创新设立防返贫帮扶资金,为因病、因学、因灾等支出大、返贫风险高的群众及时提供资金支持,为群众稳稳撑起了“保护伞”。
另外,古浪县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义务教育阶段户籍在册适龄学生无失学辍学,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实现农村居民“住无危房”,自来水通到家门口……一系列举措,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统筹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家园
走进大靖镇三台村,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植成荫,宽阔整洁的道路串联起家家户户。三台村聚焦群众生活与发展需求,全力构建基础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既宜居又宜业的和美乡村。
“出门交通方便,房前屋后满是花花草草,看着就舒服。”三台村村民王玉兰的话语里,满是对新生活的认可。
古浪县坚持规划引领,累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43个,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6个、和美乡村1个;将乡村建设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结合,累计建成搬迁安置点15个2408套,同步高标准配套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让乡村更加美丽,生活更加便捷。
同时,古浪县以榜样的力量推进文明乡风,探索推出移民区“12360”基层治理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打造郭万刚、张延堂、王兴全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3个;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实践基地等省市级样板37个,获评“甘肃好人”6人、“最美武威人”38人,全社会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相关新闻
- 2025-11-04玉门:“蔬”香飘沃野 丰收绘新篇
- 2025-11-04崇信:金秋植绿正当时 共绘生态新画卷
- 2025-10-31庄浪:温室果蔬长势旺 暖棚冬至抢鲜忙
- 2025-10-30玉门:金秋棉田绘“丰景” 科技赋能促增收






玉门:特色农业种出好“钱”景
民乐:甜菜丰收织锦绣 农户增收笑开颜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华亭:社区幸福院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
崇信:筑起“安全巢”托起“幸福梦”
玉门:万亩棉花采摘忙 金秋收获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