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吴春刚:“新农人”引领“兴农潮”

24-11-29 10:4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敬瑞 张煜岩

  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在崆峒区大寨乡,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正在回归农村,逐渐成长为“兴农人”,为大寨乡的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成为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吴春刚,就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代表之一。

  2016年,22岁的吴春刚放弃了上海的繁华生活,满怀激情回到家乡创业。八年的时间,他已成长为养牛领域的“行家里手”。

  在崆峒区大寨乡畜牧产业园的500头养殖小区,笔者见到了吴春刚,这个年轻的“老手”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械装卸饲草料,让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养殖,在这一刻擦出了火花。机械轰鸣的响声、堆积如山的饲料、科技感满满的青贮池、膘肥体壮的红牛,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冬日牧牛图”。

  起初吴春刚回乡后,看到乡亲们还是习惯用传统方式养牛,效率不高,他就想如何引入现代化养殖技术来提高效率?

  刚好今年大寨乡准备修建畜牧产业园,吴春刚抓住这个机会,主动承担起500头养殖场的运营。“你看,现在的牛棚都是自动化控温和出水,养殖规模也翻了几倍。学会使用各种机械后,养殖变得更加省力。”吴春刚指着满棚的红牛说道,现在这里已经有300多头红牛,平时喂草喂水一个人就能操作,非常方便。

  同村的养牛“达人”马孝忠也有自己的致富经。45岁的马孝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牛专家”,多年养牛的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红牛养殖,带领乡亲们致富。

  仅靠经验养殖太费力,育肥效果不佳,养殖规模也有限。负责运营大寨乡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后,马孝忠发现将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我这里养了近600头平凉红牛,两个人就能运作,收益比以前高很多,每年还能为20多个村保底分红26万元。”马孝忠说。

  随着“新农人”与“兴农人”的共同努力,崆峒区大寨这个以“平凉红牛”产业为“基本盘”的山塬乡镇,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红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目前,该乡已培育“平凉红牛”产业链畜牧产业园1处、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1条,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18个,发展养殖户1811户,牛存栏18580头,牛饲养量达4万头以上,“平凉红牛”产业已成为全乡群众致富的“金字招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