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马铃薯:从“土蛋蛋”到“金链链”的全链拓展之路
初冬时节,陇中大地寒意渐浓,而渭源县的马铃薯产业却是一片火热景象。从原原种繁育到标准化种植,从现代化加工到高效物流,一条覆盖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正在这里不断延伸、加固、壮大。随着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马铃薯储藏能力已达70万吨。曾经被视为“土蛋蛋”的马铃薯,正通过全链拓展与深度加工,蜕变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链链”。
强基固本:筑牢产业链源头优势
产业链的韧性,始于源头。渭源县深知,没有优质原料,后续加工便是无源之水。为此,县里将种业创新和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链的奠基之石。
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的组培室内,技术人员正在无菌操作台前进行茎尖剥离,精心培育着下一代无病毒、高活力的种苗。“我们已培育引进筛选陇薯、渭薯等系列马铃薯品种(系)45个,引进和保存优质种质资源1230份,种薯繁育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渭源种薯’荣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渭源县以建成“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为目标,持续优化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与措施,建立了“茎尖组织培育脱毒瓶苗——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繁育原原种——高山隔离繁育原种——大田繁育一级良种”的马铃薯种薯梯级扩繁体系。全县年生产脱毒瓶苗7.4亿株、原原种9亿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0万亩,种薯产量已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从实验室组培,到温网棚微型薯繁育,再到原种、一级种薯的梯级扩繁,一套成熟的良种繁育体系为种植环节的“优生优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核心动能
产业链的价值,成于加工。渭源县马铃薯产业突破的关键,在于跳出了初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路径,全力向精深加工领域进军。
在甘肃壹味仟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仁勤源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清洗、分选、破碎、分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鲜薯在这里经历“七十二变”,不再是简单的淀粉、粉条,而是化身为精制淀粉、变性淀粉、薯条、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我们公司生产招财土豆、锅巴土豆、土豆泥、土豆饼、爆汁苕皮串、爆汁豆干串等20余种速冻炸烤食品,以及以淀粉深加工定西宽粉、水晶粉丝等为主的10余种烫煮火锅食材,产品畅销省内外。”甘肃壹味仟诚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县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达到8家,主食化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以上。全县已建成“定西宽粉”生产线6条,开发主食化鲜食化产品37个,“渭源马铃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全链拓展: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全链拓展的核心在于“吃干榨尽”,让每一颗马铃薯的价值最大化。近年来,渭源县重点围绕马铃薯良种繁育、仓储流通、精深加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开发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变性淀粉等高附加值产品。
产品矩阵的丰富直接提升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渭源县正着力打造从主食化到休闲食品,从食品配料到工业原料,再到保健成分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有效规避单一产品市场波动风险。据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到‘十四五’末,将实现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0亿粒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4亿元以上。”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初级原料到高端制品,渭源马铃薯的“旅程”不断延伸,价值链持续攀升。这条日益坚固的“金链链”,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壮大了企业实力,更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随着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持续深度融合与创新,渭源马铃薯产业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通讯员 陆锦锋 周琼
相关新闻
- 2025-11-13漳县:药材晾晒正当时 致富路上药香飘
- 2025-11-13临泽县倪家营镇:精神粮仓“富”乡村
- 2025-11-12金塔:分新房 喜圆“安居梦”
- 2025-11-12庄浪:优质苹果走出“热销新路径”






高台:冬灌“润”田垄 春盼“丰”满仓
灵台:抱团种“鲜”菜 共富大棚奏响增收曲

金塔:辣椒晾晒忙丰收 奏响 “椒”香致富曲
临泽:和美乡村景色新
庄浪:“小苹果撬动乡村振兴“大引擎”
泾川:“云端”发力 “金苹果”畅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