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静宁:马铃薯原原种喜获丰收 小种薯激活乡村振兴大能量

25-09-30 09:5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静宁县红寺镇马铃薯种薯组培繁育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大棚里培育的马铃薯“原原种”迎来丰收季。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种薯铺满田间,既承载着丰收的喜悦,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原原种”又被称作马铃薯种子的种子,是通过脱毒试管苗培育而成的优质种薯,其品质直接决定了后续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近日,走进红寺镇马铃薯种薯组培繁育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井然有序:有的忙着刨土、捡拾,采收成熟的马铃薯原原种,有的对已经收获的原原种进行分拣,大棚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据基地负责人靳银强介绍,该马铃薯组培繁育基地共建有大棚25座,占地33亩,依托先进的组培繁育技术,每年可培育马铃薯脱毒苗500余万株,生产马铃薯原原种800-1200万粒,单棚年均收益稳定在3万余元,实现了技术优势向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

产业发展不仅要自身“造血”,更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红寺镇二河村规模化种植马铃薯原种200亩。值得一提的是,基地繁育的原种相比农户传统自留种子,产量提升了20%左右,显著提高了当地马铃薯种植的效益,让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优质种薯带来的红利。

“目前,基地正在全力推进秋季原原种收获工作,这一茬预计能产出500万粒原原种,预计收益可达50余万元。”基地负责人靳银强介绍,除了经济效益,基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年用工6000余人次。

红寺镇二河村村民米小红,正是当地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我在这个基地干了好几年,一天最少能挣110元。不光能在家门口挣钱补贴家用,还能守着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踏实又方便。”说起现在的生活,米小红的话语里全是满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静宁县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持续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开发,从优质种薯培育到规模化种植,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业体系,让“薯经济”越做越红火,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薯动力”。

通讯员 张瑞 高宗保 胡文龙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