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锚定“富民强村”擘画产业发展新格局

金秋十月,西和县十里镇的田野间飘着丰收的气息。在西和县十里镇半夏中药材示范基地,连片的半夏地里,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挖、分拣,利落的动作勾勒出劳作的身影,此起彼伏的忙碌声,将丰收的喜悦洒满田间。
今年以来,西和县十里镇聚焦“富民强村”目标,创新推行“党建联建、延链补链、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四强四带”产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和县十里镇坚持“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依据产业分布特征,采取“强弱村帮建、区域化联建、产业链共建”模式,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马台、避风等6个产业强村结对帮扶17个薄弱村,赵五河、剡河、崖湾梁等片区开展支部联建,实现资源互通、协同发展。同时,依托半夏、架豆、设施蔬菜3个功能型党支部,整合34家经营主体,推行“党支部+基地+经营主体+农户”经营模式,实现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销售,显著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在强化产业链方面,西和县十里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推动人才下沉,加快从“产业大镇”迈向“产业强镇”。依托该县农业农村局项目,投资481万元建成66座高标准钢架大棚,建成中药材加工车间1处、帮扶车间2家,初步形成从生产、存储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科技特派员定点帮扶机制效果显著,带动10名农技员、50名“土专家”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实现全镇34个村技术指导全覆盖。
在联农带农方面,西和县十里镇始终以群众增收为核心,持续壮大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容量。目前,已初步形成以20万只鸡养殖、1.2万亩半夏、500座大棚蔬果和6000亩架豆为主的“四强”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成功带动100家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产业人才超1000名,吸纳近万名群众实现就近务工,该镇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突破20万元。
如今,西和县十里镇真正实现了党组织在产业链上扎根、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通讯员 梁云霞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5-10-10康县:木耳丰收采摘忙 特色产业增势旺
- 2025-10-10漳县:洋芋滚出黄土地 笑声洒满丰收田
- 2025-10-10静宁:村美业兴百姓富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 2025-10-10静宁:村美业兴百姓富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