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解锁生态转化密码 走好共富之路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崇信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多层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有效路径,全力打造具有崇信特色的实践样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崇信县黄寨镇甘庄村红牛生态养殖基地,平凉红牛健硕,养殖员忙着添加草料,过去废弃的老窑洞变成了如今生态养殖的“聚宝盆”。谈起“窑洞养牛”带来的效益,养殖户侯卓难掩喜悦,他告诉记者窑洞改牛舍成本较低,牛的粪便还能转化为种玉米的饲料,等玉米成熟后,玉米及秸秆又能喂牛,实现了生态循环。
“我们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理念,利用改造废旧窑洞,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拓宽红牛产业链,采取养殖、废弃物有机处理、有机肥加工、种植、养殖的循环养殖模式,不仅让闲置的老窑洞‘活’了起来,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真正实现了‘守着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甘庄村党支部书记侯卓说。
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是崇信县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和果旅融合的核心区,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林果产业日趋壮大,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村集体经济超过70万元,该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产业”“生态+文旅”发展思路,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路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木家坡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先后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希望成就奖、省级和美乡村等,依托果产业发展,建成了千亩果品采摘园,创办农家乐、民宿,策划举办了美丽乡村马拉松等活动20余场次,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多万元,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柏树镇木家坡村党支部书记路喜秀。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崇信县从“生态+农业”锻造绿色品牌,到“生态+旅游”激活山水红利,再到“生态+工业”推动绿色升级,构建起了多层次价值转化体系。
“2024年实现绿色农产品产值18.75亿元,生态旅游收入38.3亿元,生态工业产值58.5亿元,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崇信县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副主任赵小成说。
通讯员 张保林 高亮
相关新闻
- 2025-08-20西和:竹编老手艺“织”出富民新图景
- 2025-08-20民乐:金秋麦浪涌 丰收喜悦盈田畴
- 2025-08-14瓜州:以果为媒兴产业 乡村振兴有奔头
- 2025-08-13玉门:文旅农康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