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打造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平凉如何领跑西北?

25-03-03 09:1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一座山的文化底蕴有多深?

  崆峒山,先后获评“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一座城的绿色发展辐射有多广?

  平凉,以其卓越的绿色发展成就,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殊荣,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近年来,平凉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厚植康养文化根基、把握康养产业机遇、培育康养综合业态“三篇文章”,奋力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

  文化底蕴 厚植康养“根与魂”

  “每年我都来这里度假,崆峒山作为道教名山,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旅游。”来自西安的游客李晓成说。

  “平凉空气清新,环境幽静,非常适合度假放松身心。”兰州游客张婷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

  ……

  平凉的康养文化,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平凉市以“问道崆峒·养生平凉”为文旅品牌,充分挖掘和弘扬养生文化的深厚底蕴,立足全域发展,构建了以崆峒山为核心,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全域文旅格局。

  “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我们明确了‘一核、两翼、三大聚集区、六大康养旅游业态、N个名村名镇’的发展目标,绘制了清晰的产业发展蓝图,成功创建了崆峒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泾川、崇信、庄浪县等多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凉市文旅局局长唐常宁介绍道。

  目前,平凉市已成功创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省级乡村振兴文旅样板村、2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并打造了40个乡村旅游点……推动康养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多元业态 打造康养新体验

  “康养产业不仅仅是休闲度假,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延伸。”唐常宁说。

  近几年,平凉市瞄准康养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通过加强重点景区建设、引入社会资本与宣传服务等方式,为文旅康养产业注入强大动力;通过“旅游+”的新模式,推动平凉旅游经济增长,成为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在平凉,康养不仅仅是温泉和森林,更是多元化的体验。

  平凉市依托当地优势,在供给端持续发力,全力培育中医康养、运动康养、温泉康养等六大康养业态,形成了多点开花、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这里的温泉水质非常好,泡完温泉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多个体验项目,非常适合度假。”在泾川温泉小镇,来自兰州的游客何珊说。

  平凉市以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为主线,建设了多个中医康养旅游基地,研发了12类40多种养生产品,形成了集旅游、观光、医养、科研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康养名片。

  人才引擎 激活康养新动能

  “文旅康养产业不仅是平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唐常宁表示。

  在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的过程中,平凉市不仅注重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还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重要抓手。

  近年来,平凉市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与就业市场的深度融合,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此外,平凉市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康养项目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等措施,招商引资企业入驻,进一步扩大就业市场,推动平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从崆峒山的文化底蕴到温泉康养的现代体验,从中医针灸的传承到体育旅游的创新,平凉在西北地区率先走出了一条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在西北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平凉正以多元化的业态和前瞻性的布局,书写着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