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玉门:民生“小确幸”汇聚发展大能量

24-12-24 08: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近年来,玉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实施“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持续改善,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扎实有效,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科学规划为先 擘画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村里杂物乱堆、污水乱流,如今路宽了、村净了,游人也来了。”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顾红艳很是感慨。从落后小村,到远近闻名的“示范村”,红旗村因“美丽经济”华丽转身的故事,成为“千万工程”推进中玉门乡村蝶变的缩影。

  近年来,玉门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实施饮水安全、道路通畅、高标准农田等重点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拆违治乱行动,广袤乡村实现华丽蜕变,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农村卫生厕所21856座,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完成城镇乡村绿化美化455亩,农田防护林30.36公里。建成40个乡镇污水处理站,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农村的生活污水变成了“活”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以上。

  此外,依据不同村庄的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玉门还分类施策,按照和美乡村“一区一片一带”示范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城乡共建示范区、乡村治理示范片、农旅融合示范带,改造农房1169户,完成生态避险搬迁1183户,建成集中居住小区6个,申报创建省级“和美乡村”4个、“5155”乡村建设示范村4个、酒泉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7个。

  筑牢产业根基 开创富民兴农新局面

  “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的韭菜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日光温室5239座,涉及8个村29个村民小组,棚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玉门市赤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金国说。近年来,玉门市赤金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施“一村一品”战略,通过产业化、特色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鼓励种植户扩大韭菜种植规模,实现增收。今年预计一个韭菜全周期可销售韭菜2.35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

  玉门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坚持把发展产业、富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0余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5.48万亩,建成“万亩产业示范基地”4个,“千头养殖示范基地”7个,全市肉羊饲养量达16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1.9万头……这份丰收答卷中处处隐藏着玉门特色产业的跃迁密码。

  花海辣椒、清泉羊肉、六墩芦花鸡、昌马藜麦……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玉门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一个个特色产业由小变大,“各展其长”“链”起百万元大产业……

  提升治理效能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冬日,村民们的生活节奏慢了许多。午后,玉门镇南门村广场上人头攒动,处处欢声笑语。象棋桌旁,下棋、观棋的村民围得里一圈外一圈。“将军!”65岁的袁如宝棋高一着,声音洪亮。摆棋的工夫,王大爷和笔者唠起了家常:“广场上白天下棋,晚上跳舞,偶尔还有篮球比赛,比城里还热闹!”

  在“千万工程”实践中,玉门市坚持塑形和铸魂并重,坚持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打造“乡贤调解室”“铁人说事”等调解品牌15个,建成乡村“会客厅”“理事会”“说事角”等基层治理载体65个,5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建设乡镇阅览室59个……同时,举办“村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艺大展演,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模式,评选“最美家庭”树新风,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此外,玉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培育715余名“法律明白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余件。

  起笔点墨,落笔成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玉门,正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动人乐章。

  通讯员 靳娜娜 图/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