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军:点燃安冯村希望之光的“领路人”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孙筱娜 宋睿
安冯村的进户道路不再泥泞,这是村民们期盼多年的喜事。
作为灵台县梁原乡安冯村党支部书记的安永军,近两年带领村民完成了多项以往不敢想象的工程,其中就包括改善50余户村民的进户道路。
67岁的冯国彦是村里每天负责清理和养护路面的村民。谈及村里的变化,他感慨万分:“现在村子变化巨大,门前的路经过砂化处理后,出行和骑车都变得方便了。广场上新建的体育器材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下棋、晒太阳的好去处。”
安永军自2019年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曾多次尝试发动村民修路,但总是难以持续。
去年,全县启动了“脚底下的幸福”全民共建行动,为安永军提供了改变的契机。
他回到村里后迅速行动,几年间,安冯村修建了3050米的进户道路,并对村内8.5公里的生产路进行了砂化处理,将泥泞的小路转变为宽阔的砂石路,产业路也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生活的便捷,让冯国彦笑容满面:“我们选的这个人非常靠谱,他敢于冒险,勇于行动,对村民提出的问题,比如土地纠纷,都能及时解决,确实做得好,是个干实事的人。”
在修路、安装路灯、维修广场、建设卫生厕所、修建水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后,安冯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安永军心中又有了新的问题。
安冯村位于残塬地带,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心不齐,安冯村一直难以兴旺。
如何带领全村1192人走上小康之路,安永军思考了两年。
去年4月,村里收回了100亩老旧果园,成为转折点。
安永军首次提出由村集体自营这100亩果园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包括一些村民和村干部,他们担心会亏损。
面对大家的疑虑,安永军召开了10多次大会小会,先与村干部统一思想,然后挨家挨户进行动员。他坚持“把工作做到百姓家的板凳上”,自己解释不清就请专家来帮忙,为村民算细账、描绘前景。
“如果我们将果园承包出去,只能收取固定的承包费;但如果我们自己经营,并且经营得好,它的产值和效益是无限的……”安永军耐心地向村民解释。
村民们理解了这个道理,也看到了安永军的决心,于是决定尝试。
很快,在村东小寨山的100多亩老旧果园基础上,新的矮化果园建立起来。引进新技术、栽培新品种……以鲁丽、澳洲青苹为主的密植园是安永军经过四五年考察后引进的“宝贝”:它们适应村里的土壤和气候,易于管理,市场需求大。
新果园的建设不仅为村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42岁的刘占龙在果园找到了新工作高兴地说:“外面工作难找,即使找到了,工资也不好拿。现在村里有这100亩果园,每天都有活干,收入稳定,一天120元,工资月月发放,比外出打工好多了。”
在安冯村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中,一批像“冯国彦”“刘占龙”一样的村民过上了新生活。
如今在安冯村,提起安永军,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赢得了村民的信赖,他就是村子的“村魂”。
对安永军来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村民都记在了心里,也温暖了他。
“付出就会有回报,我能感觉到群众对我的信任,他们愿意和我探讨、分享事情。”安永军说:“要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手里有钱了,村里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乡村振兴也就不远了。”
相关新闻
- 2024-12-23马建强和糖瓜拉拉扯扯有故事
- 2024-12-18灵台:安冯村有个好支书
- 2024-12-16甄世龙:谈收获 聊喜事 话期盼
- 2024-12-16王廷平:引领“棚”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