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高台: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让群众安居又乐业

25-11-05 09: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享受了10万元的政策补贴和5万元的贴息贷款,装修是大包的,门庭家具院棚搭建再花几万块钱,起脊挂瓦,冬暖夏凉,结构合理,院落紧凑,挺喜欢的。”贞号村村民李三伟对自己的新居赞不绝口。

深秋时节,高台县宣化镇贞号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示范点一片繁忙,一座座徽派农家小院内热火朝天,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陆续开始贴地砖、安灶台、装门庭,为各自的“暖巢”衔枝添叶。

在李三伟正在装修的新家里,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装修师傅正忙刮腻子,粉墙体,切石板,装灶台,为了赶进度,他也是热炕、煤炉、电暖气齐上阵。10月份,新房一交工,他就迫不及待联系了装修公司进场施工。“再有一周就装修好了,把地暖烧上,晾上一段时间,赶过年就能搬进来了。”李三伟说,老房子虽然大,但太凌乱,年久失修,冬天漏风,雨天积水,采光也不好。他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女儿都已出嫁,这几年,家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两份收入,生活也很惬意,新房就是他和老伴的养老房。

“地绿,房新,产业旺。”贞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吉财掰着手指头用七个字概括了贞号村这几年的变化。这几年,村上将村民的耕地通过村合作社整体流转给了蔬菜种植企业,走上村企共建的路子,建了冷库,盖了新房,村集体的家底厚了,村民的收入高了。目前,新建的32户房屋已全部交工,并陆续开始装修。

这几天,随着上庄村“弱水蒹葭”二期工程14户新居的交工,村民王海霞每天都会到自家的新房子里转一圈。一期工程修建时,她犹豫不定,错过了住新房的机会,今年,二期工程开工,她第一个报了名。“等通上电就准备装修,赶过年我也能住上新房子。”王海霞说。

近年来,宣化镇始终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紧盯搬迁项目“10+5+N”政策机遇,通过强化政策措施、精准聚焦关键环节,按照“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方式,因地制宜定标选址,建成贞号、上庄、台子寺、朱家堡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4个,修建房屋130套,切实为地灾搬迁群体筑牢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民生保障线。

通讯员 闫静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