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临泽:秋日戈壁果香浓 循环农业绘“丰”景

25-10-11 09: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秋风送爽,瓜果盈枝。走进临泽县新华镇明泉村戈壁农业示范园,一座座日光温室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大棚内,翡翠般的玛德琳甜瓜垂挂藤蔓,圆润饱满的伯格网纹蜜瓜散发沁人果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荒滩变良田,戈壁农业结“甜果”

“今年秋季这茬伯格甜瓜品质特别好,糖度高、果形正。我们采用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实现错峰销售,有效规避价格波动,效益明显提升。”示范园技术负责人一边查看甜瓜长势一边介绍。

新华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将荒漠戈壁资源与高效节水、有机质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配套推广设施增温、智能控温等技术,为作物生长营造优良环境。同时,积极拓展外销渠道,与多地客商建立稳定合作,确保产品产得好、销得畅。目前,园区一期项目全年可育苗2200万株,为周边7300亩蔬菜基地提供种苗支持,二、三茬全部种植伯格甜瓜,亩产约6000斤,亩效益达3万元左右。 

循环农业串起“生态链”,绿色发展促增收

“我们利用周边养殖场的牛粪作为底肥,瓜蔓回收后还可用于饲料生产,形成资源循环利用闭环。这种模式既提升了瓜果品质,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园生产部经理刘明说。

新华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戈壁农业为载体,探索推广“三元双向”循环模式,通过“种植—养殖—肥料”有机衔接,推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循环。目前,园区年消纳畜禽粪污约5000吨,加工饲料2000余吨,真正实现“以种带养、以养促种”。

家门口就业,群众乐享发展成果

“真没想到,昔日戈壁滩如今建起了现代化大棚。我们留守妇女和脱贫户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心里特别踏实。”正在棚内作业的明泉村村民吕永合高兴地说。

明泉村曾是土地沙化严重、资源匮乏的移民村,发展受限。如今,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戈壁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民在全产业链中共享增值收益,实现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走出了一条资源增值、农民增收、生态增效的振兴之路。

政策精准发力,打造“产加销”全链条

“我们通过项目支撑、资金整合、科技服务‘三管齐下’,对戈壁农业实施‘一项目一策’精准扶持,有效破解了用地、用水、资金等难题。”新华镇副镇长郭海蓉表示,“目前园区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标准、订单化种植,甜瓜地头价稳定在每公斤5–6元,真正让戈壁滩变成‘致富园’。”

新华镇将戈壁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政策引导与科技投入,加快推进明泉村三期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拱棚23座,着力打造312国道沿线“产—加—销”一体化示范带,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不毛之地”到“果蔬飘香”,从“资源贫瘠”到“产业兴旺”,新华镇正以绿色循环为笔,在广袤戈壁上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推动戈壁农业向集约化、品牌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让乡村振兴之路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通讯员 叶亚琴 图/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