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华亭:沃土“蔬”写振兴卷 全链生“金”产业旺

25-09-02 10:1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初秋清晨,温暖的阳光照在华亭市东华镇黎明川连片的蔬菜大棚,熠熠生辉。大棚内,村民们忙碌地采摘着新鲜的西红柿和黄瓜,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来尝尝刚摘的黄瓜,清脆甘甜!”菜农朱彩霞脸上绽放着笑容,随手递过来一根头顶鲜花的黄瓜。咬一口,清脆爽甜,满是阳光的味道。

这里的大棚蔬菜不仅丰富了城区居民的“菜篮子”,更鼓起了黎明川村民的“钱袋子”。从单打独斗到规模化种植,从提篮小卖到全产业链发展,黎明川用一根根黄瓜、一个个西红柿,“蔬”写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大棚育生机,小蔬菜成富民产业

黎明川的田野间,700亩设施蔬菜大棚鳞次栉比,700亩露地蔬菜郁郁葱葱,勾勒出一幅现代化的农业画卷。

每个大棚里都孕育着希望。西红柿挂满枝头,红得发亮;黄瓜青翠欲滴,顶花带刺。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看天吃饭,收入没个准数。如今有了大棚,四季都有收成!”一位正忙着采摘的种植户说道,“早上摘的菜,中午就能送到城里的超市,晚上就摆上百姓的餐桌。”

绿色种植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村民们采用生态防治、科学轮作等方式,种出的蔬菜品质优良、口感上乘,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抢手货”。

技术做支撑,产业链上谋发展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黎明川建有100亩现代化育苗基地,为菜农提供优质种苗。村里还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从育苗到管护的全流程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种植难题。

“订单种植模式让咱心里有底!”一位正在大棚里忙碌的菜农高兴地说,“村里帮我们签订单回购协议,种出来的菜不愁卖,价格还有保障。”

产业链不断延伸。东华镇建成集包装、冷藏、批发于一体的蔬菜交易市场,配备专业设施。清晨,这里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客商争相采购“黎明川”品牌蔬菜。

通过积极对接外地客商、与大型商超签订长期协议,黎明川构建了“基地直供+超市直销”的稳定渠道。预计年交易量可达420万斤、年销售额600万元。

增收见实效,乡村振兴展新貌

产业发展最终要惠及百姓。黎明川的蔬菜产业带动了200多人就近务工,发放务工费约25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过万元。

同时,12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平均每村超30万元。这些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在大棚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一位正在分拣黄瓜的大妈笑着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全链条服务有效提升了“黎明川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周边地区的抢手货,实现了“种得好、卖得好、收益高”的良性循环。

傍晚时分,黎明川蔬菜交易市场依然繁忙。一筐筐刚采摘的蔬菜正在装车,即将发往各地。

这些蔬菜不仅带去了新鲜与健康,更承载着黎明川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提篮小卖”到“品牌销售”,小蔬菜真正成长为了大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黎明川用一根根青翠的黄瓜、一个个红润的西红柿,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致富路,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 张小兵 陈若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