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花椒映红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蔡崇敏 雷瑞
初秋时节,正值花椒丰收。时下,在华亭市神峪乡草窝村花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株株花椒树繁茂葱郁,一簇簇火红的花椒缀满了枝头,颗粒饱满,“椒”艳欲滴,阵阵微风吹过,浓郁的椒香扑鼻。椒农们头戴遮阳帽,双手在带刺的枝条间翻飞,将一串串花椒采摘下来,装进竹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我们种植的是‘大红袍’花椒,每斤收益60元,能带动周围农户务工500人次,采摘期大概半个月。”草窝村鑫丰合作社负责人杨瑞成介绍。
一方产业兴旺带动一方群众。每年花椒采摘季,来自草窝村和周边其他村的摘椒工人便活跃在花椒林中。从多年前的采摘工价每斤1元,到现在的每斤3元,采摘工的收入也是逐年攀升,草窝村花椒不但增加了本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周边的劳务市场,真正实现了产业致富互惠互利。
草窝村村民李彩梅边采摘花椒边说:“我们早上7点钟就来地里摘花椒,一天能摘30斤左右的花椒,大概收入100多块钱,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好家里,很方便。”
小小花椒,见证着村民们的辛勤劳动,承载着村民的致富希望。“近年来,我们村依托两个花椒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花椒产业。今年是挂果的第三年,花椒的品质高,市场认可度也好,同时也吸纳了我们村群众就近务工,实现了群众增收。”华亭市神峪乡草窝村党支部书记何彩龙谈起花椒种植信心满怀。
一颗颗饱满的“大红袍”花椒,从田间枝头到百姓餐桌,串起了一条充满希望的产业链。近年来,神峪乡立足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把花椒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强管理、强科技、促营销,使花椒产业实现了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变。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产业”的原则,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花椒走出了大山,“闯”出了新路,有效实现了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相关新闻
- 2025-08-25古浪:黄芪种植铺就乡村振兴“富民路”
- 2025-08-25崇信:方寸地变“聚宝盆”
- 2025-08-25高台:从田间到车间的“黄金产业链”
- 2025-08-25“产旅双融”绽金花——灵台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