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崇信:方寸地变“聚宝盆”

25-08-25 11:09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崇信县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的关键抓手,以“特色化培育、全链条服务、多元化增收”模式,精心耕耘农家“方寸地”。今年,全县3127户农户依托庭院实现增收,小小庭院释放出带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策“添薪”点燃庭院新“蘑”力

  崇信县制定出台《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行“实物补助+项目扶持”发展模式,为每棒菌棒注入3元补助,农户仅需承担2元成本,政策精准滴灌,186万棒优质菌棒在千家万户的庭院里安家落户。

  走进木林乡木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标准化大棚鳞次栉比,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丰收的香菇,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木林乡木林村36座大棚已培育食用菌28.8万棒,预计年产量43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67万元,实现了乡村产业有发展、村集体有增收、群众有收入的目标。”木林乡人大主席高尚介绍。

  目前,该县庭院食用菌可产菇280万斤,户均增收逾8000元,一座座菌棚成了农户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免费苗木栽下庭院“摇钱树”

  与食用菌见效快不同,特色林果重在长远布局。

  近年来,崇信县果业部门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红梅杏、樱桃、柿子等优质苗木1.48万株,免费发放给农户栽植于房前屋后。

  “我们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定期深入庭院,从栽植、修剪到管护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崇信县果业部门相关技术员介绍,当前虽未进入丰产期,但这些果园“摇钱树”已惠及2251户家庭。

  酿造庭院“甜蜜”事业

  蜂箱错落,蜜香浮动——中华蜂产业为崇信庭院经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甘甜。政策同样倾力扶持,每箱蜂补助400元,引导农户优选健康蜂群。县里还建立蜂蜜深加工生产线,创新开发蜂糖酒等特色产品,提升附加值。

  今年,全县6000箱庭院蜂群产出优质蜜3万斤,销售收入达120万元。蜂农们在“嗡嗡”振翅声中酿造着属于自己的甜美生活。

  从“单打独斗”到“满园春色”。崇信县创新“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成功激活庭院经济的“一池春水”。

  如今,“一村一品”特色庭院产业格局清晰呈现,崇信县的庭院方寸地,正释放出乡村振兴的强大能量。(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戴鹏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