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秦州区:“诚信之花” 催生“信易+”效果

24-11-28 08:59 来源:新甘肃 编辑:王如

  原标题:秦州区:“诚信之花” 催生“信易+”效果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今年以来,秦州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契机,多点发力,开展诚信“八进”活动,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秦州”品牌,倡导群众知信、守信、用信,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让“信用之光”照亮城市发展,让“诚信之花”开满秦州大地。

  诚信进“机关”,打造诚信品牌。秦州区以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总,组织各镇(街道)、区直单位开展诚信进机关,依托主题党日、支部活动等方式开展《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学习,引导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自觉践行“诚实做人、诚信服务”的宗旨,提升机关公信力和服务效能,打造“诚信友好型机关”品牌。目前全区58家机关事业单位作出公开政务诚信承诺,已有3126人签订政务诚信承诺书,努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召开企业座谈会(资料图)。

  诚信进“企业”,赋能营商好环境。今年,秦州区全力推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扎实开展包联企业走访服务,向各企业宣传《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开展座谈交流,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问企所需、助企纾困,进一步加强诚信领域建设,释放企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区通过“信易贷”平台为54家企业办理“信易贷”87笔。积极探索信用修复机制,在秦州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信用修复窗口,对 1家违法失信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清理失信记录,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诚信进“校园”,传承美德育新人。把诚信文化融入各中小学校教学,是秦州区传承美德育新人的得力举措。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电子屏,通过打造“特色诚信文化长廊”、举办特色课堂、班会、征文、演讲,开展诚信人物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诚信思想,展示诚信文化、诚信人物、诚信事例,使学生明白诚信的本质、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营造诚信教育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学生学信、知信、守信、用信,争做诚实守信的美德好少年。

  诚信进“大厅”,打造优质政务服务。秦州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制定了《“信易+政务服务”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信易+政务服务”机制,充分利用政务大厅打造“信易+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新模式,让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群众主体依法享受容缺受理、承诺审批、“一对一”帮办代办等政务服务,通过开展诚信进“大厅”场景应用服务新模式,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让诚信成为推动政务服务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

  诚信进“社区”,诚实守信入人心。与此同时,秦州区组织各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了诚信进“社区”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秦州大妈”志愿服务队等,对《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及《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相关政策宣传,向社区居民发放道德诚信倡议书,定期评选“道德模范”,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讲诚信、重信用,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

  诚信进“阅读”,促进诚信传书香。通过在区图书馆启动了诚信秦州“信易+阅读”应用场景活动,对市民的阅读行为进行评估,对阅读诚信良好的市民提供免押金借阅、延长借书时限等服务,同时均可享受优先参加开展的各类阅读讲座等活动和阅读座位预约服务。目前,秦州区图书馆共有1个总馆、23个分馆、10个图书流动站和8个新型阅读空间,均启用诚信秦州“信易+阅读”场景应用,真正惠及了秦州区的广大读者。

  了解企业困难  (资料图)。

  诚信进“景区”,促进旅游优环境。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通过在玉泉观、南郭寺等景区举办诚信宣传进景区活动,通过向游客发放《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信用政策,宣传诚信知识,营造景区诚信氛围。为信誉良好的游客提供购票、餐饮、住宿、导游、购物、娱乐等分类分级旅游服务。同时,工作人员对景区周边铺面商贩进行走访宣传,呼吁商户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诚信进“村组”,助推振兴树新风。今年,秦州区组织各镇以“诚信进村组、信用伴我行”为主题宣传活动,围绕诚实守信、绿色环保、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内容,开展信用村、文明村、文明户评选活动,根据评选结果实行动态进入退出机制,为信用村群众贷款免抵押,将诚信作为文明村、文明户评选的重要依据,倡导群众要守诚信、讲文明、传美德、扬新风,“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争做传统美德和信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