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践篇章
鸟瞰“药博园”。
道地药材制出好药。
中药材交易现场。
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陇西县,感受“千年药乡”的中医药魅力。
陇西县福星镇万亩中药材绿色化标准种植基地。本版图片均由定西市委宣传部提供
杨唯伟 陈昕
巍巍陇山,泱泱渭水。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为优质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千百年来,一味味中药材自然天成、生发茁壮,成就了定西“千年药乡”“天然药仓”的美誉。
这里是陇药最大的原产地,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黄芪之乡”“党参之乡”,是全国中医药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市州之一,今年四月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市。
以传承为根基,用创新促发展。定西坚持“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管、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体系完整、功能互补、协同联动、运行高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累累硕果,见证跨越赶超铿锵脚步。2023年,定西市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454亿元,占全省的56.2%;实现增加值58.3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7%;农民从中医药产业获得收入234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9%。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8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第五届(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定西市陇西县召开。
本届药博会将由论坛、展览、活动、考察四大板块组成,包括药膳品鉴、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产业合作大会、2024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五届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峰(陇西)论坛、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陇港澳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暨产业对接会等活动。
明确发展思路 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海拔适宜、光照充分,气候温凉、雨水合时,凭借极佳的适种条件孕育了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白条党参等多种道地药材。
近年来,定西市抢抓机遇,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坚持“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的思路,着力构建“人人学中医、户户种药材、处处搞康养、层层兴岐黄、县县做产业”的发展格局,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甘肃启动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作为核心区的定西市先行先试,精准发力,着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质量监管等工作。在机构改革中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形成各部门和各县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市中医药管理局、市中医药研究院、市中医药产业研究中心、岷县当归研究院、陇西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定西市打造市县区完备的中医药管理与科研体系,中医药管理体系与科研机构配置日臻完善。
定西市思路明确、步伐铿锵: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以全国中药材标准化绿色药源基地、全国中药原料药供应保障基地、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基地,西北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全国中医药医养融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三基地两中心一示范区”为支撑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
近年来,定西市先后制定出台《定西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医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随着当归、党参、黄芪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管理,定西抢抓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试点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定西市将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发展分别列入全市“十大工业产业链”“十大服务业产业链”一体推进。
紧抓产业源头 夯实中医药稳步发展基石
“和以前育苗相比较,种植技术也更先进了。”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村民马尚德边拔草边说,以前育苗时基本是散种,苗子容易被晒死。现在种子经过清选,出苗率高,又采用地膜种植,保墒增温,苗子长得好。
去年,马尚德种植了4亩关防风,育了7亩药苗,卖了14万元。今年,种植的各类药材都长势喜人,他干起活来十分有劲。
近年来,陇西县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做强中药材“芯片”。依托药圃园和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联系省内外科技机构,开展对中药材品种、品质、特性的研究工作,制定了黄芪、黄芩、党参等28个标准化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同时,建成西北首条中药材种子标准化加工生产线,通过粗选、磁选、色选、丸粒、包衣等加工工艺,种子发芽率提升到95%以上。今年陇西县种植中药材53.38万亩,标准化种植47.19万亩。
初秋时节,岷县当归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的药圃园里,当归、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郁郁葱葱,微风过处药香沁人,几名药农正在除草管护。
“我们主要开展以‘岷归’为主的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工作。基地现有中药材168种。”该院产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郭增祥介绍,当归比较娇贵,一年长籽、次年育苗、再年成药、三年哺育,种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抽薹减产。研究院便围绕中药材倒茬、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展开各项工作。
“示范基地承担着良种选育的重任。我们把多种中药材集中在这里生长繁育,然后把最优质的种苗推向各个适宜种植的地方。”郭增祥坦言,中药材种苗繁育只是第一步。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转化为药农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是实现中药材产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
目前,岷县当归研究院已研发出以当归为主的深加工产品10余个,申报发明专利5项,累计引进野生品种和外地品种160多种,保护驯化的有70多种,大田推广50多种。
种子好,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定西市着力抓种业强源头、持续夯实创建基础,抓规范建基地、持续扩大种植规模。
推广“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的良种繁育模式,积极开展中药材道地品种提纯复壮、新品种引进选育、野生品种驯化、种质鉴定等系列研究,建成库容6万份的西部最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已保存中药材种子129种4864份,以植物标本保存412种4300多份。今年,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75万亩。其中,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4.59万亩,种苗繁育基地16.16万亩。
积极推广GAP规范化种植,实施以创建百亩种子繁育基地、千亩种苗繁育基地、万亩绿色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中药材种植“百千万工程”,形成了岷县当归、陇西黄芪、渭源党参3个道地优势品种和通渭金银花特色品种种植带。中国中药、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等大型中医药企业在定西建设高标准GAP药源基地。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4万亩,标准化种植率达84%。
立足资源扩容 构建中医药创新服务格局
“在家门口就能做理疗,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真是一件好事!”8月1日一大早,家住渭源县莲峰镇的村民何秀珍早早来到渭源县中医医院的藏医馆“泡脚”。
何秀珍所说的“泡脚”,就是藏医足浴。要说渭源县中医医院的一大特色专科,一定绕不开藏医学科,一定绕不开藏医馆。
据介绍,该院的藏医学科成立于2018年8月。科室以藏医学为特色、中医为基础、西医为依托,专注于各种慢性病康复治疗,设有中医理疗室、关节熏蒸治疗室、藏医药浴室、中药溻渍室、藏医足浴室等,配有关节及全身熏蒸治疗仪、熏蒸保健机、熏蒸床、足浴桶等多种设备。
“平常来这里进行拔罐、火疗、针灸等中医服务的人很多。我一早上接待了10多个患者。”走进针灸室,针灸主治医师任李平正在给患者进行颈部按摩。
“拔完火罐后,非常舒服,感觉背也不疼了。”一旁的张先生接过话茬。他时常腰背酸痛,有空就会来这里进行治疗。
近年来,定西市不断加大医联体建设,创新建立了以“中医专家联盟+中医专科联盟+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康养联盟”为主要内容的“定西特色”多元化中医医疗服务联合体。2019年,定西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定西市中医医院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目前,全市7县区建有9家中医类医院,11家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管理科和中医科,125个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16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中医馆(国医堂),所有村卫生室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服务,实现县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室设置、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村卫生室使用中医药服务“四个全覆盖”。
深化业态融合 探索中医药多元发展模式
走进位于陇西县文峰镇的陇西药膳堂,党参籽瓜南瓜盅、党参暖胃养颜兔、蕨麻虾仁炒鲜奶、归参炖母鸡、参芪盐水浸金钱肉、精品岷归蒸羊排、肉苁蓉烧大鲤鱼……一道道药材与食材相配的美食让顾客在品尝过程中防病强身、延年益寿。
陇西药膳堂依据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萃取中医药精华,结合陇西道地药材及陇西饮食特色,开发出12道综合了养血益气、健脾养胃、滋阴润肺、平喘止咳、养血安神、补肾助阳等多种功效的中华养生肴馔。
从育苗、生长到成为饮片,直至进入药市、医馆或餐馆,如今在定西,游客不仅可以了解一棵药材“生长壮老已”的全生命过程,还可以“沉浸式”享受中药材带来的好处。
渭源老龙亭生态园药膳创新菜是“渭源药膳”系列产品的代表。这里的药膳已经颇有名气。翻开餐厅的菜单,白条党参烧牛掌、党参黄芪炖鸡汤、党参羊肉、当归鸡、白条党参炖羊排、渭水黄芪炖猪手等药食同源的菜品琳琅满目。
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而成的美食,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寓医于食、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而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家乡是‘千年药乡’。我对‘药食同源’感兴趣,就想着将中医养生理念与渭源道地药材充分结合,打造健康餐桌,将舌尖上的文化做强做大。”渭源县老龙亭生态园总经理管瑞军介绍,他们先后推出了10多种药膳养生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渭源的党参很有名。我自己在家煮肉炖鸡时喜欢放点进去,既养生又美味。”“95后”的漆彬就对药膳美食青睐有加。他坦言,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养生大军,开始注重饮食健康。
“这是一场食材与药材的亲密跨界。”渭源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辛军接过话茬,药膳美食不仅别有风味,且具有调理作用。
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定西市积极发展“健康+”产业,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迈上新台阶——
积极推进旅游康养。建成陇西中医药康养一条街和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中心、通渭温泉疗养中心等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
突出食药养生。全市大宗种植的当归、党参、黄芪、金银花等中药材被纳入国家食药同源物质目录。
注重医养结合。全市建成覆盖7县区的医养结合机构12个,通渭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国康复研究基地—西北中心康复示范基地,渭源县中医医院等3家机构被命名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如今,定西市有各类中药材重点加工企业100余户、规模以上中医药加工企业60余户,研发生产中医药保健食品、药膳、药妆等大健康产品120多个品种,已注册备案108款。
相关新闻
- 2024-08-23临夏州:风劲帆悬正可期 招商引资启新程
- 2024-08-23天祝:高原夏菜铺就富民路
- 2024-08-23守护一方碧水 共绘陇原新图景
- 2024-08-22农民合唱团,唱出“六谷丰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