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玉门:牛羊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24-06-13 11: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沈文刚

  近年来,玉门市昌马镇紧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草畜发展优势,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推进全镇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昌马镇上游村养殖小区内,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圈舍干净整洁,“咩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循声望去,只见圈舍内的肉羊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顺亮……

  昌马镇是玉门市出名的养殖镇,为进一步发展肉羊养殖产业,昌马镇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依托“雪域昌马羊”品牌辐射力和昌马肉羊全国“一乡一品”示范镇成果,借助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做好养殖产业的“加减法”,减少散养户,大力扶持大场大户扩大养殖规模,规划修建上游村、南湖村搬迁户养殖圈舍41座。

  正在养殖小区内忙碌的上游村党支部书记鲁生兵说:“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上游村肉羊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累计存栏肉羊达到了3万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肉羊养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真正让全村群众的生活‘喜羊羊’。”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昌马镇牛产业同样也是欣欣向荣。在昌马镇昌马村养殖大户刘虎强的牛场,标准化养殖圈舍映入眼帘,栏中150多头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近年来,刘虎强通过自繁自养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牛肉质量,扩大养殖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养殖业,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看着一只只健硕成长的牛儿,刘虎强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养牛已经有十几年了,刚开始只是在自家后院里小打小闹,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在这几年又扩建了养殖场,养殖规模也从起初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每年出栏在50头左右,一年下来能有30多万元的收入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据了解,昌马镇按照“抓龙头、带大户、上规模、增总量”的思路,依托“产业贷”“富民贷”政策,引导广大养殖户扩种群、增出栏,动员全镇上下拓销路、广宣传,切实推动了全镇畜牧产业提质增效。至目前,昌马镇养殖户共有260余户,养殖场17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万头(只)。(许茜  吴亚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