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文旅融合 绘就“诗和远方”的红色柳河

柳河镇红田园初心花园观景台 (赵丹 摄)
通讯员 谢欢
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坚持“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进一步加快节奏、提升优势、加大力度,实现“旅游+”协调建设。
党建领航为农文旅产业发展“强龙头”
红旗村通过“村党支部+产业链党支部”运行模式,合作社吸纳村班子成员、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为成员,深挖红色文化,完善“吃、住、学、游、购、娱”的服务功能,建成了“红田园”。
“自从‘红田园’建成后,我们的村庄变得热闹起来了,尤其是节假日,来这里的人就更多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红旗村村民李永锦介绍。
随着天气转暖,村民们纷纷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准备。
红旗村坚持产旅融合,走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以生态带动旅游、以旅游形成产业、以产业引领发展,充分发挥“旅游+”的功能,全面做优农产品品牌,紧扣“制种花卉、育苗、果蔬、小作坊”四大产业,形成“游赏花田、做小手工、摘四季果、尝农家菜”的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能变现,以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基。

孩子们在红田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文化活动成为农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
红旗村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学劳模精神、讲劳模故事、做劳模传人”系列活动,以演讲比赛、老党员讲故事、劳模同事访谈课、交流劳模精神感悟等形式,形成处处都有劳模印记、人人学习劳模精神的浓厚氛围。
“我们通过举办红田园春晚、农家厨王争霸赛、“浓情端午”、农民文化艺术节、“风展红旗如画”红诗会、红田园农民丰收节、趣味农事竞赛等系列活动,展现新时代农村精神风貌,引导群众在实践中感悟劳模精神,提高思想觉悟和文明素养,为红田园打出一张张靓丽的新名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顾红艳介绍。
顾红艳是全国劳模顾天祥的女儿,也是红旗村的“领头雁”。20世纪90年代初,顾红艳进入红旗村村委会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除了发展乡村旅游,红旗村一直有发展苗木产业的传统,受父亲顾天祥的影响,顾红艳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在她的带领下,红旗村把苗木产业作为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红田园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们村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都源于他们的艰辛承袭和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带领我们改善生活,一步步走向小康。”村民李永锦说。
近年,红田园做优休闲农业,全力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强化红田园品牌建设,深化“劳模精神”内涵,有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文创产品让前来参观的游客爱不释手。(赵丹 摄)
创新发展为农文旅产业加钙“赋新能”
柳河镇是玉门市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田园充分挖掘顾天祥红色文化故事,积极谋划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实现“文化+旅游”协调建设。加强对劳模故居、顾天祥事迹展览馆等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著好柳河红色家谱,展示“红色柳河”,打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红旗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让游客在旅途中聆听党史,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缅怀先辈英雄事迹,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顾红艳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只有文化和旅游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旅游才会有更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近年来,红旗村充分发挥“县城后花园”地理优势和红色文化优势,推出“研学游”“党建游”“工业游”等主题产品,建成天祥文化广场、顾天祥事迹展览馆、玉门市农村党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耕读巷、玉门市农村党史展览馆、初心花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红色文化街”等32个场馆和片区。努力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文化带动旅游消费、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绘就“诗和远方”的红色柳河文旅融合新图景。

游客们穿行果园林,体验采摘乐趣(赵丹 摄)
相关新闻
- 2023-04-26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 2023-04-25华亭市安口镇:“产业+”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 2023-04-25嘉峪关市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全域全季游
- 2023-04-25兰州市安宁区乡村旅游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