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乡村振兴网 >> 三农人物

“兰牛倌”养牛

23-02-20 10:0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兰牛倌”养牛

  通讯员 马博

  “喂养好红牛,是我最挂心的事。”清晨,鸡一打鸣,华亭市神峪乡下关村41岁的“牛倌” 兰双双就急匆匆钻进牛棚,添草、拌料……开始有条不紊地给牛张罗“早餐”,听着一头头牛发出的哞哞叫声,他的脸上就溢满幸福的笑容,“这牛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们吃饱了活蹦乱跳的样子,心里才踏实高兴。”

  兰双双养牛的精心和勤快,在村子出了名。问起缘由,他说:“既是机缘巧合,更是致富梦想。”

  兰双双土生土长在偏僻的下关村,和很多农村人一样,青年时期的他走上打工路,奔波了二十余年。

  “每年春节一过,就得离家舍子外出务工,像一根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说起过去的打工生涯,兰双双至今话里话外充满艰涩,“虽然有微薄的收入,但是常年管不上孩子,照顾不上父母,心里总是有一些亏欠。”

  2019年4月,刚外出不久的兰双双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因病突然晕倒。为了尽孝,远在北京务工的兰双双毅然买了火车票,踏上了回家的路。

  “外面待这么些年,感觉亏欠父母孩子太多了,也不想再出去了。”回家后,他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心里盘算在家里干点营生。

  一次,他和村党支部书记霍宝顺聊天时,霍宝顺无意间说了一句,“现在养牛政策好了,既有补贴还教技术,效益好还没有后顾之忧。”

  一语惊醒梦中人。兰双双想,自己生在长在农村,父辈都养牛,有经验;再加上村子水草丰茂,家里牛棚现成,养牛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拿定主意,他就立即付诸行动。从神峪乡集市购回了基础母牛,正式走上了“牛倌”路。

  晚上看书学技术,白天进棚喂红牛。从此,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养牛上。

  “开始啥也不懂,一心就是想干,黄牛和红牛都分不清,还是乡上干部给我讲解了本地适合养殖牛的品种,不同牛的体貌特征以及养牛基本的知识。”兰双双说。

  3年间,依靠勤劳和好学,兰双双的养殖规模就从最初的7头发展到现在的16头。

  “通过几年实践,感觉养牛比打工效益要好。”兰双双说,“最关键的是能照顾上老人,尽孝道;同时,和家人在一起,心里非常踏实。”

  养牛让兰双双走上了致富路,更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