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崇信:文明餐桌引领社会新“食”尚

25-10-21 09: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崇信县的大街小巷、校园食堂、餐馆酒店,这句古训正悄然化作人们的日常自觉。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用餐已蔚然成风,成为这座县城一道温暖而清新的风景线。

走进崇信县第一中学食堂,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光盘行动”宣传海报,每张餐桌上都贴着“节约粮食 从我做起”的温馨提示。中午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有序排队、按需取餐,安静就餐的身影与整洁的餐桌相映成趣。餐后回收处,泔水桶内几近空置,极少见到剩饭剩菜。“现在大家都知道‘吃多少打多少’,浪费可耻已成了共识。”一名高二学生笑着说。

“我们把‘光盘行动’融入日常德育,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节约意识。”崇信一中校长贾喆云介绍。学校还将文明用餐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推动节粮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真正让珍惜粮食成为学生的习惯养成。

不止于校园,这股文明之风早已吹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城区内的餐饮酒店,“不剩菜、不剩饭”“适量点餐、理性消费”的提示牌随处可见。服务员主动提醒顾客菜品分量,根据人数推荐半份菜或小份菜,避免盲目点餐造成浪费。

“三个人吃饭,点两个整菜容易剩,现在半份菜选择多,既实惠又不浪费。”正在餐馆用餐的市民秦红刚一边说着,一边将没吃完的菜肴装进打包盒。他坦言,过去总觉得打包“没面子”,如今大家都习以为常,“节约才是真文明”。

在崇信宾馆,每张餐桌都配备了公勺公筷,既倡导健康饮食,也提升了用餐安全。“现在客人都很认可分餐和打包,文明就餐不仅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健康的负责。”一位服务员说道。越来越多的餐饮单位主动优化服务模式,推出“小份菜”“一人食套餐”“免费打包”等贴心举措,用实际行动响应“文明餐桌”号召。

为持续推进文明用餐风尚,崇信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志愿服务力量,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张贴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2000余份,组织进店宣讲500余次,覆盖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方式,按需供餐、科学配餐,推动形成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从一粒米到一桌餐,从校园到社会,崇信人正用点滴行动守护“舌尖上的文明”。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按需点餐、剩菜打包、使用公筷、杜绝浪费。正是这些细微之举,汇聚成新时代的社会新“食”尚,也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

通讯员 李祥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