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灵台:大棚育出致富果

25-06-23 08: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原标题:灵台 大棚育出致富果

“今年我种了二十多棚西瓜,品种都是美都。这个品种沙瓤多,甜度高,特别受市场欢迎。”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群众于堂娃介绍说,按现在的市场批发价,一斤能卖到一块六七,一棚产量有五六千斤,一茬下来能有一万元左右,整体效益也颇为可观。

6月17日,于堂娃的大棚里,记者看到墨绿色的西瓜叶片下,一个个色泽鲜亮、匀称光滑的西瓜,或静卧在土壤上,或半掩在藤蔓间,深绿与浅绿相间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图案,为这丰收的景象增添了别样的灵动。

于堂娃轻轻拍了拍西瓜,随即传来沉闷的“咚咚”声,他笑着说:“听这声响,再有个三两天就能开园上市了。”

于堂娃的西瓜还没上市,红崖沟村民刘德红的大棚甜瓜、羊角蜜已经开了园。循着瓜香赶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市民杨萍萍指着自己精心挑选的两箱羊角蜜笑着说:“他家园子的羊角蜜又脆又甜,我经常过来买。今天挑了两箱准备给外地的亲戚寄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中台镇是灵台县的蔬菜种植重镇,全镇有设施蔬菜大棚1435座,年均鲜菜产量9500多吨。近年来,该镇在持续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利用叶菜倒茬的空档,引导群众种植甜瓜、西瓜、哈密瓜、圣女果等时令水果,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设施大棚的产出率,也让设施大棚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大棚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台镇通过建立蔬菜产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并创新采用“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多元化利益联结模式,整合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资源,打造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发展平台。在这一模式带动下,当地群众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稳定“租金”,还能在大棚基地务工赚取可观收入,部分农户通过入股合作社还能获得额外“分红”。

“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孙礼堂笑着说。

目前中台镇的蔬菜产业每年可为周边群众提供38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300多户群众实现增收。部分村民通过种植大棚作物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相关企业年营收超过1200万元,有效实现了企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多赢局面。

通讯员 朱强 熊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