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奏响陇原春耕奋进曲——甘肃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侧记

25-03-31 11: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王典 马雪娟

  3月26日,一场关乎全省农业发展全局的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龙城天水召开,标志着我省以“粮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60万吨”为目标的春耕生产攻坚战全面打响。

  秦州区天水镇石徐村作为本次观摩旱作农业的示范基地,一台台现代农业机械组成的“钢铁军团”正在秀“科技肌肉”。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玉米双垄沟全覆膜联合作业机格外引人瞩目,其厘米级的作业精度让现场观摩的农业专家们赞叹不已。

  “这套北斗导航系统可实现2厘米的作业偏差控制。相当精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孟养荣介绍,这次组织丘陵山区适用的45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展示演示。数据显示,仅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就使土地利用率提升5%以上,播种效率提高30%,有力支撑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

  一位种植户兴奋地介绍:“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有了这些智能设备,省力省时,产量翻了几番,品质也更有保障。”

  据了解,这次演示的山地折腰转向拖拉机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的特点,适合丘陵山区及小地块作业对动力机械的需求,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具有直线性好偏差小的优点,在铺膜、播种环节应用可提高土地利用率5%以上,机械播种具有播深一致、播种均匀、合理密植等特点,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春风里,秦州区平南镇王坡村的粮油单产提升核心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基地,22个“兰天”系列小麦品种正在示范基地里拔节生长。

  “我们培育的‘兰天’小麦,抗条锈病、抗倒伏能力突出,亩均植株数达到了60万株,亩均小麦产量达到713公斤,单产提升效果显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兰天小麦研发团队负责人鲁清林指着绿油油的麦苗说。

  科技“智”造,撬动了设施农业阔步向前。走进秦州区天水镇高效设施樱桃示范基地,现代化的智能温室映入眼帘,大樱桃已坐果。技术人员通过手机APP实时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物联网系统自动完成灌溉施肥。这种“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使樱桃成熟期提前20天,亩均收益突破5万元。

  与樱桃基地相隔不远的天水镇草莓小镇,这里不仅种植销售草莓,还建立了草莓扩繁组培育苗中心,引进试种各类草莓品种,经过培育改良再将成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超过200万元。目前已成功孵化6个种植基地,技术托管12家合作社,带动35户种植户,带活了一方的产业蓬勃发展。

  “此次推进会在天水召开,实地观摩了秦州区现代农业发展基地,是对天水市农业成绩的肯定。‘科技+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模式,在秦州区已形成了燎原之势。我们将根据推进会精神,让科技的种子在秦州沃土上扎根、结果。”秦州区农业农村局李建军局长自信满满。

  天水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天水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连续多年实现丰产丰收。

  “此次推进会凝聚了共识、指明了农业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清水县作为农业县,我们将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把脉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开创农业发展的新局面,让食用菌成为全县群众致富的高效致富产业。”清水县副县长李军表示。

  春风拂过陇原大地,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展示着科技感十足的春耕画卷,正在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今年,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力以赴稳面积、提单产、增产能,奋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