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华亭:“灯笼村”的“红火年”

25-01-24 08: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我们村的大红灯笼种类齐全,做工精美,都是乡亲们手工制作,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春节前,华亭市河西镇河南村灯笼厂人头攒动,处处红红火火,负责人荆小军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跑销售,做直播,送灯笼,一下有了过年的氛围。”

临近春节,河南村的灯笼“火”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样式精美的“河南村制造”大红灯笼高高挂,映红了新春新气象,更“点亮”了河南村产业发展新图景。

灯笼厂内,冬日暖阳铺满一地,一堆堆造型精巧的红灯笼散发着喜庆的光泽。几名工人娴熟地制作握钩、串骨架、缝灯笼面、整形晾晒,一抹抹红在眼前来回舞动。

“这活不费力,也容易上手。”厂里,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娴熟地制作灯笼,缝红布、穿骨架、贴金饰、安穗子、装箱送货……分工协作,“趁着年前有空多挣些零花钱,大人娃娃都过个红火年。”

“你看,我们的灯笼整个制作流程全是手工操作,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一个个简单的原材料在一双双巧手里变成了一盏盏漂亮的大灯笼。”荆小军说。

行走车间,只见一个个各种材质及大小规格的灯笼,一箱箱装车外运。灯笼型号齐全、品种多样,“年年有余”“心想事成”“欢度佳节”等装饰字样的灯笼可广泛用于节日装点、街容布置等场合,满屋喜庆的红灯笼,映衬着群众红火幸福的好日子。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火火过新年。随着春节临近,吉祥喜庆的大红灯笼日益走俏。春节挂灯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挂灯笼不仅可以增添喜庆祥和的热烈氛围,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日子红红火火。

“家中老人身体不好,孩子上学,自己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的一切生活支出靠老公一人务工维持,自从村里建办了灯笼厂后,一有闲余时间都来这里制作灯笼,一年也能挣5000元左右。”正在灯笼厂干活的村民李小红说,“厂子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工作时间自由,离家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挣点小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了信心和盼头。”

据悉,河南村坚持以灯笼生产加工为依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逐步探索创新灯笼式样、型号、种类、广告印字等。为了让群众的灯笼“走出去”,河南村采取线下线上双轮驱动的销售模式,村党支部书记荆小军更是带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不断打造河南村自己的灯笼品牌。

“腊月以来,村子的灯笼已经销售1300余只,销售额2.3万元,带动本村群众务工12人,人均增收1000元。”荆小军说。

春节邻近,河南村处处溢满红红火火的年味。如今,村子的灯笼厂已经成为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村里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困难,托起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致富梦。

通讯员 张小兵 王红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