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庆阳模式”

24-12-05 08:54 来源:新甘肃 编辑:王如

  原标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庆阳模式”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12月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庆阳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26.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78%,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11891平方公里,入黄泥沙量降至1亿吨以下……“庆阳模式”在黄土高原上筑起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庆阳市位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黄土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全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曾占总面积的85%,年入黄泥沙量高达1.684亿吨,分别占黄河流域和甘肃省年入黄泥沙量的1/10和1/3。

  为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突破发展瓶颈,近年来,庆阳市积极融入黄河流域“共同大保护、协同大治理”格局,全面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庆阳市副市长何英禅介绍,庆阳市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通过《庆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同时,以河湖长制、林长制为抓手,将生态保护目标任务纳入党政履责管理考核,确保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落地见效。

  在工程建设上,庆阳市因地制宜,实施了严格的保护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北向南分类施策,通过“双重”“三北”等国家重大工程,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禁保护、退化草原治理等生态治理保护项目,构筑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庆阳市持之以恒,提炼“庆阳模式”,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固沟保塬“四道防线”的治理模式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全面推广;示范小流域工程、梯田工程和坝系工程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样板工程”,有效发挥了防洪减沙、淤地造田、灌溉养殖的重要功能。

  “庆阳模式”不仅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提供了成功实践,更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接下来,庆阳市将继续依托“固沟保塬”、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淤地坝和“双重”“三北”等国家工程,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完善水沙调控机制,着力减少入黄泥沙。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58.47%、森林覆盖率达到26.4%,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