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的故事——从典型案例看徽县农文旅融合促进和美乡村建设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游龙稻乡”“银杏梦谷”“花映三泉”……一张张专属名片,注解着徽县“和美乡村”建设亮眼的成绩。近年来,徽县从县域实际出发,精准把脉各乡村自然禀赋,通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方式,让更多人融入农村,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一块田 “种”出田园综合体
徽县江洛镇李寺村,地处徽成盆地浅山河谷丘陵区的游龙川,这里产的大米颗粒饱满、香味浓郁、色泽晶莹。据记载,早在清朝,游龙大米就上贡朝廷,“游龙贡米”因此而得名。近年来,李寺村深挖“游龙稻乡”文化元素,从一块田开始,通过稻虾、稻鱼、稻蟹共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同时,紧抓互联网风口,注册“游龙稻乡”“渔虾米”等品牌商标,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此外,李寺村推出的“稻田线上认购”模式,也让网民大呼过瘾,过足了“开心农庄”的瘾。线上线下齐发力,“游龙稻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群众更殷实的日子。
还是在那块田,抓好农业生产基本盘的同时,李寺村竭力放大文旅效益,撬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插秧竞赛、摸鱼抓虾、稻田音乐节……一系列文旅节会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且热度不减……
徽县江洛镇党委书记刘长安说:“近年来,江洛镇以李寺村为核心,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文旅康养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一系列节庆活动和品牌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李寺村已累计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拉动消费500万元以上。
一棵树 “长”成增收新业态
拥有153株千年银杏树,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最美银杏村落”荣誉称号,这里就是徽县嘉陵镇田河村。以嘉陵江大峡谷旅游景区建设为契机,田河村依托千年银杏群落,协调引进“银杏梦谷”项目,因地制宜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
漫步在田河村,火锅集市、银杏秘境、游客接待中心、村史馆一应俱全。“银杏梦谷”的落地生根,让当地群众另辟蹊径地解锁了致富密码。引导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吸收当地富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数据显示,依托“银杏梦谷”,田河村已发展40余户村民开办农家乐、15户农家小院升级为精品民宿,80余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田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旅村落,逐渐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每逢节假日,来田河村打卡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柴建莲高兴地说:“在家门口支个罐罐茶摊,卖点银杏果,一天下来能挣200多元呢!”
古老的银杏树与宁静的古村落相映成趣,传统古村落因新业态的入驻,逐步发展成为以农家小院旅游为主导,辐射带动农产品销售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小村庄也因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庄变得更美、乡情变得更浓、乡韵变得更醇,村民也在这绿水青山间找到了“靠山吃山”的致富密码!
一个村 “开”出幸福生活花
给了三泉村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立足三泉村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区位环境优势,通过“乡村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花映三泉生态旅游景区应运而生。该景区依山就势打造“一寺、二廊、三泉、十区”主题景观,配套三泉客栈、“花语星空”露营等设施,形成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处处皆景的山水田园,成功定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过打造萌宠乐园、嬉水乐园、童年记趣园,开发萌宠互动、亲子游乐、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等10余种项目,三泉村成为众多游客探索自然奥秘、体验乡土风情、畅享亲子时光的首选之地。
徽县的和美乡村,不仅美在自然山水,更美在产业兴旺、人文荟萃、人心向善。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乡村,构成了徽县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游龙稻乡”“银杏梦谷”“花映三泉”,是徽县和美乡村建设中“各美其美”的典范。徽县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充分利用了青山绿水的自然优势,既保持了各乡村的独特魅力,又找到了“美美与共”的共性,充分挖掘各村特点,并将之放大打造为独属“名片”,让群众在青山绿水间尽享发展红利。
相关新闻
- 2024-12-05文县:“四项行动”奏响振兴乐章
- 2024-12-04崇信:30吨包菜首次启航越南 开启跨国“菜篮子”之旅
- 2024-12-03成县:“一粒麦”的产业“致富经”
- 2024-12-03甘谷:冬季土地翻耕有序进行 为辣椒移栽“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