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抢抓冬闲夯“耕”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玉门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激活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全力推进田、水、路、林、渠综合配套升级。眼下,全市各乡镇抢抓土壤封冻前的施工黄金期,集中力量攻坚项目建设,昔日零散地块正蜕变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优质良田,为来年农业丰收和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秋收落幕,土地暂歇,但玉门的田间地头却热潮涌动。走进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数台大型推土机、平地机往来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正在进行收尾阶段的土地平整作业。曾经零星分散、大小不一的“巴掌田”经过机械深耕细整,正逐步整合为集中连片、平坦规整的大块田,为后续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公司承接了河东村3600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和相关配套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推进顺利。”甘肃恒超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玉门分公司技术员刘超介绍,截至目前,3600亩土地平整工程已完成3100亩,60km管道架设现已完成30公里,6座配套管理房和3座蓄水池主体已完工,33亩林带种植区域也已备土就绪,等待明年春季栽植林木。“我们正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核心工程,不影响来年耕种。”
与此同时,玉门市花海镇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推进。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声鼎沸,施工人员各司其职,蓄水池浇筑、土地平整、道路修整等工序有序衔接。“目前蓄水池建设和耕地平整已完成90%,剩下的道路平整工程,待其他工序全部完工后就要开始集中施工。”该项目三号蓄水池项目经理周宁说,为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团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全程做好质量监管,确保建成的每一块农田都能经得起时间和生产的检验。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土地形态的“物理改造”,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优化”。通过田块整合、设施配套,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为土地流转、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等2026年高标准农田全部平整完成后,我们计划将土地整体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企业统一承包经营。”花海镇黄水桥村村委会主任贺长友介绍,规模化经营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花海镇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14758亩,涉及南渠村13191亩、黄水桥村1567亩,计划修建蓄水池13座。“我们正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在严把工程质量关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花海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洋表示。
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今年玉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达4.037万亩,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今年以来,我们锚定年度建设目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在土壤封冻前完成除防护林以外的全部建设任务,待明年土壤解冻后,再完成防护林栽植、输水管道施压等收尾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发挥效益。”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干部兰挚谦介绍道。
如今的玉门大地,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平坦肥沃,一条条灌溉水渠纵横交错。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不仅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更唤醒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玉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筑牢了坚实根基。
通讯员 卢建飞 魏丹丹 王雨晨
相关新闻
- 2025-11-27漳县:药香漫溢致富路,全链升级启新程
- 2025-11-26庄浪:一缕药香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2025-11-26临泽:小农田“变形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5-11-26静宁:果乡答卷里的幸福密码






临泽:葡萄丰收采摘忙“甜蜜经济”助增收
灵台:大棚蔬菜采收忙 “蔬”写增收好“钱”景

高台:沙海科技织绿网 端稳了“生态碗”
泾川:生态赋能乡村美 全域整治谱新篇
玉门:绿色转型绘新景 生态惠民谱新篇
金塔:满城新景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