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果园建起“轨道交通”八盘梨坐上了“山地小火车”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万亩八盘梨基地、“百年梨园”等核心示范点。八盘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当地的“珍宝果”。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长期依赖“人背马驮”的传统运输方式,已成为制约丘陵山区产业提质增效的突出瓶颈。
眼下,正值八盘梨采摘时节。一颗颗脆甜多汁的八盘梨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在果园里采摘,一列列单轨运输车在果园内来回穿梭,伴随着清脆的“哒哒”声,一筐筐八盘梨被轻松运出果园。这正是西和县引入轨道运输系统步入智能化、机械化的真实写照。
“今年合作社八盘梨进入丰果期,预计产量在70万斤到100万斤之间,经济效益能达到250万到500万。”基地负责人刘文东说,“轨道运输车极大提升了我们合作社运营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它运输平稳,损伤率几乎为零,使劳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据了解,轨道运输系统是甘肃省2024年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的子项目,采取"以用促研、以研促造"的创新思路,着力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运输车配备遥控操作系统,单趟载重达600斤,可适应25度以上陡坡地形。
目前,西和县已在西峪镇、长道镇建成轨道11.3公里,投放运输机16台,设立转运站7座。这不仅有效破解了山区农产品运输难题,更为丘陵地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通讯员 梁云霞 杨丹
相关新闻
- 2025-11-17庄浪:药香漫田畴 丰收变增收
- 2025-11-17玉门:从养殖场到餐桌 全链条守护“放心肉”
- 2025-11-17临泽:“小田”变“良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酣
- 2025-11-17高台:晚熟葡萄错峰上市 “甜”满市场






高台:冬灌“润”田垄 春盼“丰”满仓
灵台:抱团种“鲜”菜 共富大棚奏响增收曲

静宁:强化水源涵养保护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泾川:冬麦铺绿沃野 孕育丰产希望
金塔:辣椒晾晒忙丰收 奏响 “椒”香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