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粉条“开挂”薯香里飘出致富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漳县武当乡锚定本地资源禀赋,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深耕“田间采收—车间加工—舌尖消费”全链条,让粉条加工成为激活乡村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引擎”,让大山里的“薯光”照亮致富路。
武当乡邹家门村的土地,在村民眼里是有呼吸、有温度的宝藏。春润夏烈、秋腴冬寂,四季流转间孕育出饱满的土豆。在村民邹军峰的田垄上,刚出土的土豆裹着新鲜泥土,在阳光下摊成金黄一片。“品相好的留着自家吃,稍小的就送粉条厂,一点不浪费!”邹军峰笑着说,这些土豆是年初政府发放的优质种子种出来的,靠着“自种自销+加工转化”,曾经的口粮土豆如今变成了增收“银条”。
据悉,2024年,在武当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陇薯源粉条加工厂完成升级改造:1条年产能1千吨的粉条生产线拔地而起,配套的生产车间、包装车间相继落成,1千平方米的硬化晾晒场和两座100平方米的冷库投入使用,一家集土豆收购、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就此成型。
“从土豆种植到粉条加工,再到销售兑换,完整的产业链已经跑起来了。”邹家门村副主任李娟介绍,2025年以来,该厂已加工生产粉条70余吨,通过线上销售、线下铺货、土豆兑换等方式售出60余吨。既解决了散户磨粉污染环境的老问题,实现了产业“绿色升级”,还吸纳了本地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如今,武当乡的粉条凭着透亮筋道的品质远近闻名,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农产名片”。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做优土豆品种、加大优质薯种推广,在粉条加工上再加码,丰富产品品类、拓宽销售渠道。”武当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产业为纽带、以振兴为目标,让大山里的优质农产品真正“走出去”,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通讯员 王金银 谢彤玲
相关新闻
- 2025-11-10临泽:小杂粮“磨”出大产业 黑小麦“链”就致富路
- 2025-11-10文县:地膜回收 守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 2025-11-10金塔:“高标准”铸就“金土地”
- 2025-11-10泾川:大棚“披新装” 惠民“暖农心”






崇信:产业集群增动力 工业聚能添活力
高台:冬灌忙润万亩田 土壤保墒待来年

庄浪:“小苹果撬动乡村振兴“大引擎”
泾川:“云端”发力 “金苹果”畅销全国
金塔:戈壁变“沃土”
庄浪:点“薯”成金 收购季里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