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农村饮水安全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实事。‘十四五’以来,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建设补短板、抓管理强保障、抓效能促提升,全力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新突破。”11月5日,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我省锚定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分类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连续四年将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纳入省政府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项目,高位推动实施;累计投入84.39亿元,完成农村水源保障和管网改造提升工程623处。目前,全省分散工程由22万处压减到16万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规模化供水比例达到66%,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5和12个百分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我省修订《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建设管理体系。在全国创新开展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星级水厂评选创建,三年共遴选39个“五星”和64个“四星”标准化星级水厂。同时,甘肃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的指导意见》,梯次部署推进县域统管,全省已有55个县区农村供水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
此外,我省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累计投资20.29亿元,实施水质提升项目220处;分批次对86个县(区)农村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开展规范化评估,截至目前,全省千人以上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应配尽配率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倩)
相关新闻
- 2025-11-06武都:柿饼产业点亮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11-06民乐: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2025-11-06静宁:金秋古城薯满田 助农抢收保增收
- 2025-11-06云端“新农具” 激活千年药脉






高台:冬灌忙润万亩田 土壤保墒待来年
玉门:秋收落幕犁地忙 筑牢“沃土根基”

庄浪:点“薯”成金 收购季里话增收
临泽:“幸福小院”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玉门:秸秆“黄金卷”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路
华亭:社区幸福院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