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麦后复种”激活土地潜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牛丽娜
在会宁县白草塬镇树王村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白菜连成一片,村民令耀志穿梭其间查看长势。“这是今年的第二茬作物,头茬小麦一亩收了一千三四百斤,一斤一块八卖掉不少,现在就盼着白菜丰收。”他笑着算起收益账,脸上满是期待。
过去,会宁县小麦收割后,土地常因农闲陷入闲置;如今,“小麦+蔬菜”的“麦后复种”模式,让这片土地实现了“一年两熟”的蜕变。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当地对农业种植结构的主动调整,更是农业技术服务的精准护航。
“从旋田整地到播深株距,从测土配方到病虫害防治,我们得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何志学介绍,技术人员会根据每块地的情况“量体裁衣”,还会宣传政策补贴,确保“麦后复种”技术落到每户、每块田。
据了解,“麦后复种”模式依托会宁科技特派团蔬菜产业组,引进白菜、甘蓝等生育期短、喜凉耐寒的蔬菜品种,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至冬至前的2-3个月时间,激活了光、热、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令耀志给笔者算了一笔细账:“白菜一亩能产一万多斤,就算一斤三四毛钱,也是一笔额外收入,比让地荒着强多了。”
更关键的是,这种粮菜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盐渍化,解决了粮菜争地、栽培模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小麦的稳定需求搭配秋菜对汛期风险的规避能力,有效分散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让农业生产更具韧性。
如今,会宁县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从单一种植转向多元化种植。“麦后复种”让“农闲田”变成“效益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科技动能。
相关新闻
- 2025-10-2314105元!甘肃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全国第三
- 2025-10-23民乐:制种玉米迎丰收 粒粒归仓促增收
- 2025-10-22灵台:苹果红了迎丰收 枝头挂满致富果
- 2025-10-22泾川:玉都辣椒“火辣”出圈 特色产业闯出振兴路






民乐:中药材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灵台:秋色美如画 “丰景”这边独好

临泽:金秋采摘忙 特色林果富农家
灵台:苹果红了迎丰收 枝头挂满致富果
临泽: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图景
瓜州:33.94万亩棉花开收 机械化助力“朵絮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