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小蜜瓜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今年以来,玉门市柳湖镇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助农”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蜜瓜产业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小院”为支点,着力提升引才聚智、助农服务、融合辐射能力,让“小蜜瓜”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技术赋能,蜜瓜变“金瓜”
“近年来,柳湖镇大力发展设施蜜瓜产业,现已建成连栋钢架拱棚2300亩,主要种植‘玉菇’‘耀珑’等各类蜜瓜品种,亩均产量4吨,亩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十月份已经进入收尾期,预计,年底光蜜瓜产业就能为村集体增加收益60万元以上,真正让村集体腰包鼓起来,让农户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柳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权温娟说。
据了解,今年蜜瓜都选用了优质的品种,结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从种子的筛选、培育到瓜苗的移栽、养护,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玉菇”“耀珑”等各类蜜瓜品种上市后,畅销广东、湖南、贵州、浙江等地。
柳湖镇戈壁产业园区蜜瓜基地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蜜瓜种植产业,不断提升蜜瓜种植规模和效益,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打造700平方米“产学研”一体化“蜜瓜科技小院”,联动1500亩连栋钢架拱棚、104座日光温室,推动戈壁农业数字化、集约化转型。
同时,通过“专家驻点+研究生实践+本土人才孵化”模式,重点开展蜜瓜绿色防控、轮作倒茬及土壤修复等技术研究,计划引进蜜瓜新品种18个,成功认证绿色食品1个,推广节水节肥技术3项,辐射带动2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产业链延伸,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玉门市柳湖镇戈壁产业园的蜜瓜种植基地里,浓郁的瓜香早已漫过田埂。翠绿藤蔓间,圆润饱满的玉菇蜜瓜泛着莹白光泽,在阳光下铺成一片诱人的“甜蜜”海洋,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田间地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蜜瓜。他们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果实,轻轻放入筐中,随后分拣、装箱、装车,每一个环节都透着对品质的珍视。
“蜜瓜产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在这工作挺好的,蜜瓜基地离家也很近,方便照顾家里,收入也很好。每个月收入能到3500元左右。”在大棚务工的吴女士高兴地说。
柳湖镇积极融入花海片区蜜瓜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基地建设和智慧农业建设,逐步完善育苗棚、仓储、管理房基础设施,建成蓄水池10万立方米,年均蜜瓜收入可达1200万元以上,实现劳务收入560万元以上,为5个村分别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以上。
人才培养,从“土专家”到“新农人”
“种植蔬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蔬菜的习性,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在使用农药时要做到适当、适量,大棚种植湿度大……”在柳湖镇种植基地,乡村振兴带头人石勤红正忙着为农户讲解种植管理技术。
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柳湖镇高度重视乡土人才培养,积极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积极组织种植户参加省内外科技培训,通过实地学习,专家讲解,种植户拓宽了眼界,提升了种植技术。
今年以来,柳湖镇积极统筹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专家等人才力量,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聘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开展畜牧养殖技术指导、动物疾病防治等培训10余期,先后为143名农村实用人才“充电”赋能,帮带培养“新农人”30余名;同时,搭建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举办“蜜瓜品鉴会”,培养乡土人才、高素质农民10余名,有效实现了传统农业人才转型升级。
通讯员 卢晓 王旭
相关新闻
- 2025-10-15武都:稳“端”生态碗 吃上“旅游饭”
- 2025-10-15临泽:“椒”香四溢好“丰”景
- 2025-10-15庄浪:从万泉“超十亿元镇”看苹果产业发展
- 2025-10-15崇信:红苹果映出致富好“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