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庄浪:津陇同心护健康 山海共赴暖民心

25-09-24 09: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在医院的诊室里,在乡间的卫生室中,天津河西医疗帮扶队的医生们带着渤海之滨的温情,扎根梯田之乡庄浪,用专业与奉献架起跨越千里的“健康桥”。这份津陇同心的情谊,不仅让庄浪群众的健康更有保障,更让乡村振兴的路上充满温暖与希望。

清晨八点,庄浪县中医医院的病房里,病人梁柳君正扶着腰皱眉。半月前,他因腰椎间盘突出卧床不起,天津河西区援甘医生李超正在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法为他治疗。“今天咱们再试试新调整的针灸穴位,配合手法推拿,您慢慢动一下腿。”李超熟练地消毒、下针,指尖力道沉稳精准。“李大夫给我扎了两天针,我的腰就好多了,家里的果园还等着摘苹果呢,这下不耽搁了。”梁柳君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自8月12日李超从渤海之滨来到庄浪后,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初到医院时,他发现当地不少骨伤患者因缺乏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恢复周期漫长。于是,他结合庄浪群众的体质特点,将天津先进的中医骨伤手法与当地传统理疗经验融合,制定出针对性治疗方案。短短十几天,他收治的12名患者中,有8人明显好转。

同一时间,医院儿保科的诊室里,传来阵阵清脆的笑声。天津医生高鹤芬正拿着玩具和前来体检的宝宝互动。来到庄浪后,高鹤芬为科室其他医生传授先进育儿理念,带动全科室提高儿保工作水平。还开设“育儿小课堂”,将科学的育儿知识融入接地气的讲解中,为当地新手爸妈授课,解决他们的“养娃焦虑”。

“东西部协作是一项国家重要战略,我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庄浪县辖区儿童的健康做好保驾护航,做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是我工作的最大意义所在。”高鹤芬的声音温柔却有力量。

医院药房的药架间,药剂师黄汝林正踮着脚,仔细检查顶层药品的生产日期和包装。“这批感冒药还有三个月到期,得赶紧整理到临期药品区,避免发错。”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清单上做标记。作为从天津来的药剂师,黄汝林对药品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他发现有些群众拿到药后,看不懂服用方法,就将常用药品的服用说明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指导患者用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去服药。针对医生开具处方的规范,他整理出详细的手册,逐一向科室医生讲解。

“我准备争取通过药事会,引进对比一下天津的处方和当地的处方,争取让老百姓用上一些新的、更有效果的、物美价廉的药品。对比天津和庄浪之间的各有的优劣点,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提升,争取为医疗事业的规范发展出一份力。”对于援甘帮扶工作,他心里有着长远的打算。

事实上,李超、高鹤芬、黄汝林的付出,只是天津河西区与甘肃庄浪医疗帮扶协作的一个缩影。自两地签署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以来,庄浪县和河西区始终把医疗等民生领域作为重点帮扶方向,进行着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河西区先后列支东西部扶贫资金2404.753万元,为庄浪县33个贫困村修建标准化村卫生室,为18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购置救护车18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近两年还列支东西部协作资金3922.55万元,在15个乡镇建成丹参、大黄、独活等种植基地和丹参加工园,为庄浪中医药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同时,先后选派81名骨干医师到庄浪挂职支医,开展医疗技术指导;助力庄浪选派134名县级骨干医师赴天津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组织460名医务人员赴天津开展业务培训;邀请20位院士以线上形式开展讲座20期,培训6000余人次医务人员,全方位提升庄浪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通讯员 杨璇 邵娟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