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10万亩玉米绘就丰收新画卷

金秋九月,走进漳县的田间地头,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映入眼帘。广袤的土地上,10.17万亩玉米进入成熟收获期,沉甸甸的玉米棒挂满枝头,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忙碌,采收、搬运、晾晒,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奏响了一曲热闹的丰收乐章。
在漳县新寺镇新寺村,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玉米。一排排玉米植株整齐排列,丰收在望。新寺村党支部书记杨想平满脸笑容地介绍道:“咱们村几乎家家种玉米,有水果玉米,也有饲料玉米,还在玉米地里套种蚕豆、黄豆等农作物。咱们村沿川耕地肥沃,灌溉便利,种粮食收入很不错,尤其是玉米,棒子大,籽粒饱满,亩产都在1500斤以上,每斤收购价1.15元左右。”
近年来,漳县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战略,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的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玉米产业发展上,更是下足了功夫。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漳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创新玉米种植模式,不断拓展玉米种植产业链。
在品种引进上,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精心遴选推介了先玉1219、先玉335等多个优质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十分契合漳县的土壤、气候条件,为玉米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漳县大力推广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0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
漳县武当乡的种植大户高彩云今年种了120多亩玉米,他感慨地说:“玉米可是个宝,是我每年必种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保墒性好,能够确保产量,真的是旱涝保收,收益可观。种庄稼还得靠科技啊!”农技人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提供跟踪服务指导,实施“一喷多促”“一防双减”等关键增产技术措施,为广大农户提供“零距离”服务。
为了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漳县通过提供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先进的农机技术和设备、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使全县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
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漳县还积极探索玉米的多元化利用。除了作为粮食和饲料,部分玉米被加工成玉米淀粉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同时,漳县还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宽玉米销售渠道,让漳县玉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漳县将继续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不断提升玉米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全县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步增收,让玉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通讯员 李志斌 图/文
相关新闻
- 2025-09-24玉门:抢抓农时忙秋收 绘就丰收好画卷
- 2025-09-23泾川:千亩白菜“绿”满田 丰产增收“金”满仓
- 2025-09-23民乐:沃野奏响富民曲 特色产业撑起增收“一片天”
- 2025-09-23玉门:籽用葫芦迎丰收 化身致富“金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