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华亭:关山脚下育珍品 乡村振兴添活力

25-09-02 10: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初秋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关山山脉,华亭市山寨乡甘河村的田野上,一片片绿色的“仙草”迎风摇曳。村民们弯腰悉心照料着这些落户到村子的致富“金疙瘩”——玫瑰红景天,脸上洋溢着期盼的笑容。

据悉,山寨乡甘河村位于关山脚下,得益于海拔高、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来是药材生长的天然宝地。往年村民种植独活、大黄等传统药材,如今一片200亩的玫瑰红景天试验田在这里茁壮生长,成为这个小山村转型发展的新希望。

“仙草”落地,高山小村迎来新机遇

今年,山寨乡积极对接企业资源,成功引进陕西瑞迈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专家多次实地调研和科学论证,最终选定在甘河村规模化种植200亩玫瑰红景天。

这种被誉为“仙赐草”的珍贵植物,只生长在高海拔寒冷地区。其根茎富含红景天苷、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成分,药用和经济价值极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

“野生玫瑰红景天资源日益稀缺,2021年国家将其列为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技术员介绍说,“我们开展人工种植,既保护了生态,又抓住了市场机遇。”

科学种植,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交融

试验田里,一株株玫瑰红景天在覆膜育苗的技术呵护下长势喜人。村民们一改往日粗放的种植模式,认真学习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技术。

“种下去三年收一茬,亩产可达7500斤。”技术员给村民们算着经济账,“按这几年市场价,一亩刨去成本能净赚六万左右,效益远超传统药材。”

在种植过程中,山寨乡坚决杜绝滥用农药化肥,确保玫瑰红景天的优异品质和道地药性,这一科学种植理念已深入村民心中。大家积极参加培训,从“门外汉”变成了种植能手。

创新模式,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在种植过程中,企业与甘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创新推行‘土地入股+利润分红’模式,村民可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参与获益,享受10%的利润分红。”甘河村党支部书记梁伟介绍说。“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美好愿景正在这里变为现实。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杨建成满意地说“自从引进红景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种自己的地。”

这片试验田成为带动就业的“聚宝盆”,整地、栽苗、管护、采收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留守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务工机会。

绿色发展,生态与经济比翼齐飞

玫瑰红景天的种植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激发了大家投身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玫瑰红景天种植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山寨乡干部郑凌云表示。

随着玫瑰红景天试种成功,甘河村正在规划建设深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致富的“金山银山”。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玫瑰红景天试验田上,绿意葱茏。村民们结束一天的劳作,三三两两结伴回家,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

“明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梁伟指着远处的山坡信心满满,“我们要让玫瑰红景天真正成为村里的‘摇钱树’。”

华亭市山寨乡甘河村用一片“仙赐草”,铺就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 张小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