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煤都瓷镇”的华丽“蝶变”

素有“煤都之城的华亭,坐拥34亿吨探明煤炭储量,这座镶嵌在关山东麓的城市,宛如一颗“明珠”,在煤电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以智慧为笔、创新为墨,奋力书写着建设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的壮丽篇章。
“数智”赋能 引领“煤”好时代
煤炭是华亭的首位产业。围绕“建设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战略定位,近年来,华亭市深入推进煤矿科技化和智能化建设,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开展”的思路,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带动煤矿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转型。
在华亭市砚北煤矿安全生产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内,调度员通过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各种生产数据、检测指标,实现了对10公里外、600米深的矿井一线工作面的在线监测、远程控制。
据砚北煤矿智能化矿井指挥中心主任潘雄伟介绍,该系统是智能化矿井建设重要项目之一,其依托感知子系统、工业自动化子系统,攻克了生产中许多“卡脖子”难题,井下作业人员减少近400人,单班最高日产却由1.2万吨提升至2.4万吨,快速掘进作业则由日进尺5.7米提升到12.6米,改造后建立完善的水、火、瓦斯、冲击地压、顶板灾害等综合管控防治体系,能够有效预警,同时研究开发的自动摘挂钩机器人和远距离喷浆机器人,极大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据悉,目前华亭煤业集团16个自动化工作面建成投用,实现了采煤机记忆割煤,自动跟机移架,供液系统集中控制、实时监测等功能,9对矿井完成了煤流运输系统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胶带输送机集中监控和“煤多快转、煤少慢转、无煤待机”的胶带机负荷优化等功能,智能化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劲引擎。
以煤为基,做强产业集群
“有煤但不能仅仅依靠煤。”为此,华亭市大力推进煤化工产业延链增效,积极论证开发终端煤化工优势产品,最大限度把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洁净的化工产品。目前,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实现满产达产,20万吨聚丙烯项目已建成正在进一步优化系统。聚丙烯改性高值化项目建成3条生产线并正常生产,通湖电线电缆及仪器仪表生产线项目已建成电线生产线1条并试生产,兰石化52万吨尿素指标评估有效并同意转让华亭市,50万吨煤制尿素、甲醇厂富CO2尾气减排利用等煤化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以煤为基,华亭市大力推进电力和建材产业集聚成势。华亭发电公司2×14.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华煤集团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用,中核汇能100MW光伏发电、华煤集团20MW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已建成;华亭北、马峡1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风机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升压站建设;河西镇150MW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在建材产业发展上,建成占地670亩绿色建材产业集中区1处,入驻腾金来、圣弋班、金诚达等建材企业4家,年产5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二期建设项目已完成厂房搭建,腾金来3D打印新型建材项目实现年内建成投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融合发展,打响“绿色革命”
来到华亭市华煤集团清能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展台上整齐摆放着甲醇、聚丙烯、硫磺、汽油……由煤炭演变出的新产品五颜六色、琳琅满目,这不仅是煤炭“由黑到白”的转变,更是陇东“煤都”由“黑”向“绿”、转型向新的华丽蝶变。
依托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华亭市坚持“绿色开发、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发展思路,以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增长极和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以煤化工为主导的能源化工产业,聚力主攻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火电、煤制清洁能源、烯烃聚烯烃、聚丙烯下游开发、煤电冶等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配套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聚焦打造百亿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和十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链。
围绕煤化工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华亭市重点谋划论证了聚丙烯无纺布生产、煤制乙醇、煤制油、年产70万吨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低阶煤高效低碳清洁化综合利用、年产100万件砂器(紫砂)生产线、新型墙体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年产200万平方米新型陶瓷泡沫隔热保温材料、绿色建材综合加工等项目21个,总投资299.4亿元。
以煤电化为主导,陶瓷、建材、冶炼、装备制造为补充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华亭市域经济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多业并举、协同发展加速转变。
从智能化开采的“数字浪潮”,到产业链延伸的“价值蝶变”,再到清洁能源融合的“绿色革命”,华亭正以铿锵步伐,在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建设的道路上,勇闯新赛道。
通讯员 贾艺超
相关新闻
- 2025-08-01文县:椒香弥漫 增收富民
- 2025-07-30玉门:“花种生金”香满径 花开沃野种希望
- 2025-07-30瓜州:“草畜循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2025-07-28漳县:猫尾草产业蓬勃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