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崇信:家门口“就业黄金期”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5-05-09 08: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初夏时节,崇信县柏树镇的田野奏响就业增收“协奏曲”。随着2000亩芹菜种植基地进入移栽旺季,360余名周边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5月7日,崇信县柏树镇的田野上绿意盎然,党洼村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工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忙着移栽芹菜幼苗。菜田里,村民陈菊香手脚麻利,左手端着成盘菜苗,右手迅速移苗、定植、培土。她笑着说:“以前农闲只能干着急,现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能学到种菜技术,以后自家种菜也能卖上好价钱。”

不远处的马新庄村芹菜基地同样热火朝天。“老把式”朱登奎正弓着背熟练地移栽菜苗,不时停下手中的活,耐心指导新上手的村民。“我们这个菜园是4月21号开始工作,每天人员30人左右,每人一天100块钱,一天能栽15亩左右。”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语气中透着自豪。

崇信县柏树镇芹菜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概算总投资1000万元,规模种植露地芹菜2000亩,其中马新庄芹菜种植基地636亩。种植品种主要为兰巴达西芹,具有耐热、抗寒、抗病、高产、口感好和品质优等特点,产品主要通过订单直供郑州、广州等城市商超,马新庄芹菜种植基地预计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预计人均实现产业增收1.2万元以上。

崇信县柏树镇副镇长梁雷月介绍道:“今年我们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宁夏福寿康宁生物科技公司,规模化种植了2000亩芹菜和甘蓝,为了让附近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我们优先招录周边村庄的劳动力,移栽阶段吸纳周边村庄劳动力360余人,日工资100元,全部当天结算,实现群众挣钱、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从“外出务工潮”到“家门口就业热”,崇信县柏树镇通过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就业蓄水池”,书写着产业兴农、就业惠民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 景浩 徐炜场 薛婷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