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网

静宁:改老育新早酥红梨 映红果农致富路

25-04-28 10:2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王如

暮春时节,静宁县界石铺镇万亩早酥梨种植基地,盛果期梨园繁花满枝,朵朵簇簇,映日雪白;老旧园改造育新栽植的早酥红梨幼苗行列整齐。广大果农在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忙碌覆盖地膜,戴套芽袋,施肥浇水,确保幼苗尽快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春老果园改造育新栽植的幼苗是红皮早酥梨,其花、幼叶、和果皮都呈红色,果实形状与早酥梨相似,脆嫩多汁,当前市场价格是早酥梨价格的两倍。”静宁县林草局干部陈鹏介绍。

界石铺镇早酥梨产业经过30年发展,当前全镇早酥梨种植面积1.3万亩,年均产量16000吨以上,产值6000余万元,梨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伴随早期建园树龄老化,加之部分果农管理滞后,老旧梨园梨子产量和品质下降成为影响产业发展和果农增收的突出问题。为此,界石铺镇近年来积极衔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和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深入开展梨园管理技术培训,持续推进老旧果园改造育新。

2024年冬季,界石铺镇组织专班对全镇早期建设的老旧梨园和弃管、轻管梨园进行摸底统计,对毗邻国道312线的继红、高堡、七里等5村1800多亩老旧梨园开展评估,推进老旧园改造育新和流转经营。果业专家建议对老旧园采用除老植新的“换血”做法,淘汰树龄长、长势差的老树,重新栽种优势品种新苗。镇上协同果业专家考察论证,决定选调新植富有特色和市场价值的早酥红梨品种,提升改老育新梨园产出效益。镇上统一调运机械,各村具体组织实施,春节后全面完成老树挖除清理工作,为新春建园打好基础。

今春以来,镇上统一选调早酥红梨苗木10万余株,同时免费提供地膜、有机肥等农资,组织镇村干部和果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地头,逐户指导果农做好老旧果园改老育新和新植建园工作。

“当前,全镇1800亩老旧梨园改造和500亩新建园幼苗栽植已经全部完成,正在开展梨园覆膜和浇水等工作,确保幼苗成活生长。”界石铺镇党委副书记朱琨说,“果业技术人员分片包村,指导果农落实好改建园、新园幼苗培育和低杆经济作物套种,既让果园当年有收益,又促进幼树茁壮生长,力争三年挂果见效。”

通讯员 田博 文/图

分享到